最新范文 活动方案 计划范文 总结范文 报告范文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讲话发言 书信范文 教案反思 规章制度 党团范文

《活着》读书心得

日期:2019-05-30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活着读书心得

  许多经典、精彩的小说都被改编成了电影。余华的《活着》更是一部小说与电影都堪称引人入胜,回味无穷的作品。电影与小说有诸多的不同之处,但都各有优点。

  从电影的整部作品来讲,与原著的出入很大,这是正常的,毕竟电影与小说所想要表达的手法、立意和角度都不一样。例如电影中福贵靠皮影戏养活一家,而整本书中没有任何提及皮影戏的地方。凤霞在小说中被福贵送给别人过一段时间,而在电影中并未提及。还有有庆的死法在小说和电影中也不一样。有庆在电影中是被春生开车撞倒了墙给压死的,而在小说中则是校长怀孕大出血,只有他的血型配得上,被人活活抽血抽死了。二喜和苦根(馒头)在电影中并没有死,而在小说里却相继去世……

  小说是一部纯粹的悲剧,而电影在最后给了人们一丝希望。我认为这是两种艺术表达形式上的最大不同之处。在小说中,无处不反映、讽刺解放前、解放后、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和xxx时期的种种黑暗面。解放前,国民党的连长毫无顾忌的对着要跑的县老爷的仆人开枪,仿佛是一只猎物,对他没有丝毫的怜悯,反而把他当成玩物。解放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把福贵一家赖以生存的五亩地分给了公社,砸了人民的锅,只为炼那一堆堆的废铁,人民所做的一切,都是被迫的,粮食是公社的,牲畜是公社的,只有人自己才是自己的。后来人民公社的戛然而止则更加讽刺,道出了瞎忙活,白忙活的事实。xxx时期,戴个红袖标,有一套毛选,语录不离身成了那个年代最风光的标签。相反的,就有被关进牛棚,被贴大字报,被挂牌xxx的人。受尽凌辱的人饱富知识,风光无限的人狗屁不是。这是对那个时代深深的讽刺,从凤霞大出血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全家经历了如此多的折磨之后,就仅仅剩下福贵一个人了。

  对比小说的情节,电影显得仁慈多了,电影删减了很多人物,而富贵身边的人离开的方式也有一些情节上的变动,也许是因为,两个小时的电影浓缩不了太多的人生起落,也可能因为,中国人大多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所以张艺谋最后没有狠心,没有像书一样把富贵的亲人一个个夺走。这样的结局虽然温情,但与小说相比,少了深可见骨的那份剖视,那份讽刺。电影与小说相比,更具有多种情感,喜怒哀乐样样俱全,而小说就是一个惨字,从头惨到尾,给人心灵的震撼与起伏更大,更深刻。

  尽管小说与电影有诸多不同,但是它想表达的真正意义是区别不大的。两种艺术表达形式都在控诉那些年代的残酷,残忍,不公。以福贵的视角,以一家人的视角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的现状。人们无力,无奈更无权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只能跟随着上级的脚步,随波逐流,没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思想。福贵所遭受的每一次灾难性打击都与时代因素挂钩,他一家的悲剧,与时代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而在余华笔下,福贵所经历的生离死别,虽然能感受到时代的因素,却是模糊的,对他的人生遭遇影响不大,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生命的本身的悲剧。

  艺术无可避免的有着戏剧性,很少,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家庭能不幸到福贵这个地步,不过两部作品都表现出了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家境殷实的时候,是为快乐而活着;穷困潦倒的时候,是为子女而活着;举目无亲的时候,是为活着而活着,表达出了最真实,最纯粹的不同阶段的人活着的意义。

  对于福贵来说,年轻时活着就是挥霍,落魄后活着就是育子,到老了活着就是活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世界上一个亲人都没有的话是如何孤独的活下去的,可福贵活的是如此的恬淡,平静,无悲无喜。也许只有经历了如此多的生离死别,才能彻底参悟人活着的意义。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以上《《活着》读书心得》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活着》读书心得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活着》读书心得》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