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信息资源规划

日期:2020-06-08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信息资源规划 本文关键词:信息资源,规划,数字,基础,校园

“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信息资源规划 本文简介:“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信息资源规划(五)“数字校园”建设是大型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理论研究和开发实践都表明,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工程成败80%的因素是由其顶层设计或总体设计决定的。著名系统工程专家钱学森特别强调总体设计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总体设计部设计的是系统的‘总体’,是系统的‘总体方案’,是

“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信息资源规划 本文内容:

“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信息资源规划(五)

“数字校园”建设是大型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理论研究和开发实践都表明,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工程成败80%的因素是由其顶层设计或总体设计决定的。著名系统工程专家钱学森特别强调总体设计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总体设计部设计的是系统的‘总体’,是系统的‘总体方案’,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技术途径’。总体设计部一般不承担具体部件的设计,却是整个系统研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抓总单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总结前一阶段“数字校园”建设的经验,我们认识到,要确保“数字校园”建设的成功就要做好信息资源规划——进行规范的需求分析、建立系统模型和统一的数据标准等,这些都是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某些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没有上去的重要原因,是没有进行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尽管做了某种“总体规划”,但并不能用来指导后续的应用系统开发,而分散开发必然要导致走上“数据自采自用”、形成“信息孤岛”、信息不能共享的老路。利用信息资源规划的成果去指导、控制和协调后续的开发建设工作,才能取得信息化建设的成功。

数据环境重建

根据马丁提出的四类数据环境的理论方法,会明显地看出,“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数据环境重建(Data

Environment

Reengineering,简称DER)。

四川省教育厅领导在去年全省高校校园网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有70%以上的校园网应用领域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的部分管理,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校园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高,没有发挥网络的巨大功能。我们稍作分析就会发现:有些学校没有自己的信息数据库、资料库;更多的学校是已经建立了一些数据库,但从结构上看,缺乏科学严谨的分析设计,基本停留在“应用数据库”的水平上,而不是“主题数据库”;从内容上看,可以说是量少质差,例如,教职员数据库和学生数据库的“完整性”总是难以实现,学科建设中的诸多信息资源没有做有序的结构化组织存储。

解决校园网上信息资源混乱和信息资源贫乏问题,就是要实施数据环境重建工程。我们提出的数据环境重建的技术方法,是在信息资源规划之后,按以下具体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重整数据结构。以数据模型的基本表为标准(例如,某校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了组织机构、教职员工、专业课程、学生、成绩、资产设施、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38个主题、407个基本表的数据标准),来逐一衡量已有数据存储的结构,找出具体的差距,确定哪些数据结构可以修改、补全,哪些数据结构不合理,需要抛弃,还要增加哪些新的数据结构。

第二步:组织数据转换。对已积累的数据库资源,不论原先结构的科学程度如何,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需要按基本表的结构标准组织数据转换工作,将原有数据库资源加载到新数据库中去。

第三步:组织数据录入。对新建的数据库,需要在应用开发的开始阶段组织数据录入工作,将整批业务数据加载到新数据库中,或者在应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录入加载数据。

第四步:研制内外数据交换接口。以数据模型的基本表为标准,根据各职能域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分析成果,研制本单位与外单位数据交换接口表,然后,以数据库中间件、适配器或前置机等自动化通信技术实现数据自动交换。

数据环境重建是与集成化信息系统开发紧密联系的,按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如果三年可以实现就算很快了,具体实现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先爬陡坡”的策略,另一种是“先爬缓坡”的策略。前者要求开发队伍高素质,项目组织管理极其严密,推进困难,风险很大;后者先易后难,风险较小。

一般来说,没有几年数据库开发或应用经验的人,很难理解数据环境重建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果看到数据环境重建的紧迫性而缺乏科学的方法,急于求成,想用很短的时间(一两个月)就建成以主题数据库和数据库仓库为主体的高档次数据环境,反而会适得其反。高校要成功地进行数据环境重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高中层信息化负责人要转变“重网络轻数据”的观念,加强数据标准化管理,落实机构和人员,把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列为重要的工作日程,合理安排在数据标准化和数据环境重建方面的人力和财力投入。

第二,在新一轮的应用开发之前实施数据环境重建专项工程,一定不要将数据库的总体设计分散到各个应用开发项目中去,要加强数据库的统一设计和管理,全面落实数据标准化建设和数据管理工作。

第三,组建具有数据环境建设经验,数据标准化与信息组织技术领先,拥有先进、科学、实用的软件支持工具的技术队伍。

第四,继续组织两类人员密切合作,业务人员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握信息需求、确保业务数据采集的及时、完整和准确性,信息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主动性,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好信息组织和信息服务。

集成化开发应用系统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集成,始终是众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从校领导、信息化负责人,到师生员工,都在思考、都在问:在校园网上应该有哪些应用系统?怎样又快又好地建设这些应用系统?

对于第一个问题,基本上取得了共识,四川省教育厅领导认为首先要考虑五个系统:第一,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课表、自动排课、教室、实验室、成绩、教案、考试等管理;第二,教学与学习系统,帮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现全面的信息化,主要包括信息点播、视频广播、远程教学、多媒体制作、电子备课、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智能答疑、BBS等;第三,行政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主要包括文件、会议、档案、财务人事、公告、请示报告、总务后勤管理等;第四,校园一卡通系统,利用IC卡作为电子身份的载体,使师生员工在校园中能够自动完成一系列与其身份相关的活动,主要包括用户注册、图书馆、食堂、机房自动化系统、宿舍和办公室门禁系统、电子钱包和校园电话系统等;第五,目录服务系统,随着校园网上设备和应用系统的增多,要用户记住自己有权访问的设备与服务并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与服务越来越显得繁琐和困难。因此,使用户能够从单一的入口,快捷、轻松、安全和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网上资源就需要采用目录服务系统。

以上五个应用系统是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均应通盘考虑的基本应用支撑系统。其中,教务管理系统、教学与学习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初期最基本的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环节,目录服务系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以上五个应用支撑系统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而言,缺一不可,换句话说,没有具备以上五个应用支撑系统的高校,其信息化建设工程还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启动。

对于第二个问题——怎样又快又好地建设这些应用系统呢?我们认为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已建应用系统的完善,除了功能优化扩充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各应用互联、互通、互操作,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的自动交换;另一方面是新建系统,包括某些旧系统的重建(不值得继续维护的系统,类似于城市改造中某一片街区的拆旧建新)和原先没有的新系统建设。

在高校新一轮信息化建设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新建(或重建)系统的开发思路和策略问题。我们提出的集成化开发思路和策略是,首先搞好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总体设计,然后在总体设计方案的指导、控制和协调下进行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开发。现以某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重新开发(准备抛弃旧系统)为例,说明这种开发思路和策略的要点:

需求分析

教务管理系统作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域,与科研、行政、财务、后勤等职能域有哪些数据流关系,有哪些体现数据流的用户视图(单证、报表等);教务管理的一些主要业务过程,如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教室/实验室管理等,有哪些协同关系,符合网络化管理的优化流程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些业务过程所需要的数据,是怎样产生、存储和使用等,很多问题需要调研清楚,并用规范化的方法表达。

系统建模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在建立新系统功能模型时要分析评估已建应用系统或了解同类应用系统的有用模块,做借鉴或吸收;在做数据建模时,要用好数据流分析资料,还要分析评估原有数据库结构,去粗取精,运用好数据结构规范化理论方法。

部分数据标准建设

实现上述数据模型的所有数据标准——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都要在总体设计阶段完成。对于数据管理工作,在本刊第11期《数据标准与数据管理》一文中已经阐述,请参考。

部分数据环境重建

在教务管理系统范围内,完成数据环境重建的具体四个步骤工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信息平台”,即高档次的数据环境(一部分)。

集成化开发应用软件

根据信息资源规划方案的功能模型(程序模块定义)和系统体系结构(程序模块对基本表的存取关系),在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修改已有的程序模块,定制、购买现成的程序模块(组件),或者组织研制新的程序模块。

综合以上工作的集成化开发成果,其中四个主题数据库都是共建共用的,数据标准是统一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是通过存取主题数据库实现的。

应用系统整合与

应用软件选型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应用系统问题有三类:第一类,新建的应用系统,或原系统问题太多,修改成本太大,需要抛弃重建的系统;第二类,成熟的应用系统,已建的基本满足用户需求,而且已经使用习惯了的应用系统;第三类,待改造的应用系统,这类应用不够成熟或不好用,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需要优化或修改的应用系统。第一类已经在文章前面介绍过,现在讨论后两类问题。

成熟应用系统的优化策略

第二类应用系统虽然能基本满足用户需求,但大多数是独立的应用,特点是数据由各系统自采自用,是一些所谓的“信息孤岛”,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共享和自动交换数据的需要。由于这一类系统相对成熟,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既不去改动功能结构,也不去改动数据结构,但还要避免“信息孤岛”效应,怎么办呢?只有做数据接口了。但要控制接口的数目,只做必要的、少量的、与新建应用系统互联的接口(消除与新建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效应,暂不考虑与待改造应用系统的互联问题),和几个成熟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接口(消除成熟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效应)。

新建的集成化应用系统,各应用之间没有接口,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是通过存取主题数据库实现的。成熟的应用系统,为消除“信息孤岛”效应,就要做必要的接口。问题是做哪些、怎样做接口。原来,早在集成化应用系统开发前期的信息资源规划阶段,就进行了新建系统与成熟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例如,当时就调研分析了新应用1要输出某报表到成熟应用2(即输出数据流,已经记录到信息资源元库中),现在做接口I12就有根有据了。接口I11和I21也同理可知。接口i12是成熟应用之间的互联机制,目的是消除成熟应用之间的“信息孤岛”效应,要不要做,做多少,就看用户对自动化数据交换的要求了。

待改造应用系统的改造策略

第三类应用系统是待改造的,要改造什么呢?实际上,主要是改造数据结构,使之符合统一的数据标准。用户不满意的应用,主要问题在数据方面,如数据的重复采集、数据不能自动交换、数据不一致、数据冗余和无效数据堆积等等。用户也有功能扩充和修改的要求,但实现起来的最大难题,不是屏幕界面或报表打印格式等表面问题,而是所用到的数据内容修改的“连锁反映”和“多重矛盾”问题。改造数据结构、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实施统一的数据标准,是极为复杂的数据管理工作,需要有理论指导和工作班子(请参见《数据标准与数据管理》一文)。一般来说,应采取循序渐进原则,根据用户的需要和应用开发队伍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进行。根据信息资源规划得出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化成果,有的应用系统改造了全部或部分数据结构,就可以与新建系统的有关主题数据库共享数据了,或有了新的主题数据库,从而大大改善改造后应用系统的质量和效率;有的应用系统做不到全部或部分数据结构的改造,还要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就只好做数据接口了,也能部分改善改造后应用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商品应用软件的选型和实施策略

应用系统整合中最不好解决的问题是对软件供应商的成套应用系统选型和实施。实际的情况是,许多成套应用系统引进后,不久就发现与原先期望的差距很大,一些矛盾和问题很难解决,表明应用软件选型和实施不成功。看来并不是某一软件系统好坏的简单问题,也不能一概归结为管理上的原因,还有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深层次的原因。我们认为,高校信息化负责人在考虑是否选择引进某一成套应用系统时,至少要切实地思考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学校当前的管理模式与引进软件系统所支持的管理模式有多大差距?

完全采用这一引进软件系统,还是选取该软件系统的部分模块?

按引进软件系统的管理模式重构业务流程的难度和风险有多大?

如果选取引进软件系统或其部分模块,那么与现有系统其他部分的数据接口有多少?这些接口是软件供应商做,还是学校自己做?

其实,在上述问题中还隐藏着更为关键性的技术——管理问题:学校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有没有建立起来?如果还没有完善的信息标准,打算结合该引进软件系统的实施来建立吗?软件供应商能否提供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服务?如果学校有了信息标准,怎样解决这些信息标准与引进软件系统中有关标准之间的矛盾?

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都在本系列文章之中。你要选择某一套应用系统,事前对自己单位的业务流程和购买应用系统中所固化的业务流程的差别并不知情,对所购买应用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标准毫无了解,引进之后再通过“实施”或“二次开发”进行修改和适应,事实上犯的是“削足适履”的低级错误。只有事先搞清自身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标准需求,掌握自身的系统模型——即通过科学的信息资源规划,建立并应用这些标准规范去“度量”软件供应商的产品,进行有目标地、按实际需要部分选择(不一定是整套地买进),并在商务谈判中明确修改程序模块、数据结构和数据标准的技术经济责任,才会在应用软件的选型和实施中掌握主动权。

篇2:基础工程实习报告-副本

基础工程实习报告-副本 本文关键词:副本,实习报告,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实习报告-副本 本文简介:基础工程施工实习报告专业:xxx姓名:xxx班级:xx学号:x实习时间:20x指导教师:x一.工程概况Xxx—环球贸易中心位xx开发区彩宇广场南侧。主楼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地下室为框架结构,总规模为158169.67㎡。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支护方式为水泥土排桩支护,基坑降水采用井点降水法,由于工程荷载

基础工程实习报告-副本 本文内容:

专业:xxx

姓名:xxx

班级:xx

学号:x

实习时间:20x

指导教师:x

一.工程概况

Xxx—环球贸易中心位xx开发区彩宇广场南侧。主楼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地下室为框架结构,总规模为158169.67㎡。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支护方式为水泥土排桩支护,基坑降水采用井点降水法,由于工程荷载较大采用桩基础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单位为四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xxx监理公司。

实践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知识和能力只有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是要勤于实践相结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四开学伊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基础工程施工实习,老师带领我们到了长春市彩宇大街环球贸易中心的施工现场,该处根据地质条件以及经济条件选择的地基处理方法是人工挖孔灌注桩。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的解释和老师的指导,我对基坑支护及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方案以及质量要求等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学习。

基坑支护

-

侧壁安全等级

JGJ120-99对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规定如下:

安全等级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0;

安全等级二级,重要性系数为1.00;

安全等级三级,重要性系数为0.90;

基坑支护

-

基坑支护型式

常见的基坑支护型式主要有:

⒈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⒉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支撑;

⒊水泥土挡墙;

⒊钢板桩:型钢桩横挡板支护,钢板桩支护;

⒌土钉墙(喷锚支护);

逆作拱墙;

原状土放坡;

⒏基坑内支撑。

⒐逆作拱墙

10.钢筋混凝土排桩

11.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

地下水控制

基坑开挖期间,地下水控制也属于基坑支护的一部分,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型式单独或组合使用。

施工方案

1、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根据土质情况和基础深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实际相符,能指导实际施工。其内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护结构设计、机械类型选择、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坑边荷载、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对重要的地下管线应采取相应措施。

2、基础施工应进行支护,基坑深度超过5M的对基坑支护结构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计算,有设计计算书和施工图纸。

3、施工方案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实施。

临边防护

1、基坑施工必须进行临边防护。深度不超过2M的临边可采用1.2M高栏杆式防护,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还必须采用密布网封闭式防护。

2、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

坑壁支护

1、坑槽开挖时设置的边坡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护的做法以及对重要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必须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的要求。

2、支护设施产生局部变形,应会同设计人员提出方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加固。

排水措施

1、基坑施工应根据施工方案设置有效的排水、降水措施。

2、深基坑施工采用坑外降水的,必须有防止临近建筑物危险沉降的措施。

坑边荷载

1、基坑边堆土、料具堆放的数量和距基坑边距离等应符合有关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2、机械设备施工与基坑(槽)边距离不符合有关要求时,应根据施工方案对机械施工作业范围内的基坑壁支护、地面等采取有效措施。

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必须有专用通道供作业人员上下。

2、设置的通道,在结构上必须牢固可靠,数量、位置满足施工要求并符合有关安全防护规定。

土方开挖

1、施工机械应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后进场作业,并有验收记录。

2、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施工作业时,应按施工方案和规程挖土,不得超挖、破坏基底土层的结构。

4、机械作业位置应稳定、安全,在挖土机作业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

基坑支护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应按照方案进行变形监测,并有监测记录。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道路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有观测记录。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包括:

支护结构检测和周围环境监测.

1.支护结构监测包括:

⑴对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

⑵对支撑锚杆的轴力,弯曲应力监测

⑶对腰梁(围檩)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

⑷对立拄沉降,拾起的监测

2.周围环境的监测

⑴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的监测

⑵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等

⑶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

作业环境

1、基坑内作业人员应有稳定、安全的立足处。

2、垂直、交叉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隔离防护措施。

3、夜间或光线较暗的施工应设置足够的照明,不得在一个作业场所只装设局部照明。

基坑支护

-

类型其特点及范围

放坡开挖

适用于周围场地开阔,周围无重要建筑物,只要求稳定,位移控制无严格要求,价钱最便宜,回填土方较大。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是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土和输入的水泥浆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加固体挡墙。水泥土围护墙优点:由于一般坑内无支撑,便于机械化快速挖土;具有挡土、止水的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较经济;施工中无振动、无噪音、污染少、挤土轻微,因此在闹市区内施工更显出优越性。水泥土围护墙的缺点:首先是位移相对较大,尤其在基坑长度大时,为此可采取中间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过大的位移;其次是厚度较大,只有在红线位置和周围环境允许时才能采用,而且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影响周围环境。

高压旋喷桩

高压旋喷桩所用的材料亦为水泥浆,它是利用高压经过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相互搭接形成排桩,用来挡土和止水。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费用要高于深层搅拌水泥土桩,但其施工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机动性强、占地少,并且施工机具的振动很小,噪音也较低,不会对周围

建筑物带来振动的影响和产生噪音等公害,它可用于空间较小处,但施工中有大量泥浆排出,容易引起污染。对于地下水流速过大的地层,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永冻土和对水泥有严重腐蚀的土质,由于喷射的浆液无法在注浆管周围凝固,均不宜采用该法。

槽钢钢板桩

这是一种简易的钢板桩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槽钢长6~8m,型号由计算确定。其特点为:槽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基坑施工完毕回填土后可将槽钢拔出回收再次使用;施工方便,工期短;不能挡水和土中的细小颗粒,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采取隔水或降水措施;抗弯能力较弱,多用于深度≤4m的较浅基坑或沟槽,顶部宜设置一道支撑或拉锚;支护刚度小,开挖后变形较大。

钢筋混凝土板桩

钢筋混凝土板具有施工简单、现场作业周期短等特点,曾在基坑中广泛应用,但由于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施打一般采用锤击方法,振动与噪音大,同时沉桩过程中挤土也较为严重,在城市工程中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其制作一般在工厂预制,再运至工地,成本较灌注桩等略高。但由于其截面形状及配筋对板桩受力较为合理并且可根据需要设计,目前已可制作厚度较大(如厚度达500mm

以上)

的板桩,并有液压静力沉桩设备,故在基坑工程中仍是支护板墙的一种使用形式。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围护墙是排桩式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多用于坑深7~15m

的基坑工程,在我国北方土质较好地区已有8~9m

的臂桩围护墙。钻孔灌注桩支护墙体的特点有: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等环境公害,无挤土现象,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墙身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变形小;当

工程桩也为灌注桩时,可以同步施工,从而施工有利于组织、方便、工期短;桩间缝隙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时在高水位软粘土质地区,需根据工程条件采取注浆、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等施工措施以解决挡水问题;适用于软粘土质和砂土地区,但是在砂砾层和卵石中施工困难应该慎用;桩与桩之间主要通过桩顶冠梁和围檩连成整体,因而相对整体性较差,当在重要地区,特殊工程及开挖深度很大的基坑中应用时需要特别慎重。

基坑支护

-

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

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基坑支护来说就是支护结构破坏、倾倒、滑动或周边环境的破坏,出现较大范围的失稳。一般的设计要求是不允许支护结构出现这种极限状态的。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则是指支护结构的变形或是由于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产生的变形过大,影响正常使用,但未造成结构的失稳。

因此,基坑支护设计相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不致使支护产生失稳,而在保证不出现失稳的条件下,还要控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而,作为设计的计算理论,不但要能计算支护结构的稳定问题,还应计算其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般的支护结构位移控制以水平位移为主,主要是水平位移较直观,易于监测。水平位移控制与周边环境的要求有关,这就是通常规范中所谓的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对于基坑周边有较重要的构筑物需要保护的,则应控制小变形,此即为通常的一级基坑的位移要求;对于周边空旷,无构筑物需保护的,则位移量可大一些,理论上只要保证稳定即可,此即为通常所说的三级基坑的位移要求;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的,则为二级基坑的位移要求。

对于一级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一般宜不大于30mm,对于较深的基坑,应小于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对于一般的基坑,其最大水平位移也宜不大于50mm。一般最大水平位移在30mm内地面不致有明显的裂缝,当最大水平位移在40-50mm内会有可见的地面裂封,因此,一般的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应控制不大于50mm为宜,否则会产生较明显的地面裂缝和沉降,感观上会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一般较刚性的支护结构,如挡土桩、连续墙加内支撑体系,其位移较小,可控制在30mm之内,对于土钉支护,地质条件较好,且采用超前支护、预应力锚杆等加强措施后可控制较小位移外,一般会大于30mm。

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基坑支护

-

基坑支护破坏的形式

1.由支护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

2.由支护深度不足,导致基坑隆起引起的破坏

3.由水平帷幕处理不好,导致管涌等引起的破坏

4.由人工降水处理不好引起的破坏

人工挖孔灌注桩

一、

施工准备

(1)水泥、砂、石子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水:拌制养护混凝土用的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应按国家现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进行检验。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选用。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现场备有简易提升架或电动葫芦、手推车或翻斗车、镐、锹、手铲、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低压36V、100W)、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活动爬梯、安全帽、安全带等。模板:组合式钢模,弧形工具式钢模四块(或两块)拼装。卡具、挂钩和零配件、木板、木方等。

(3)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桩基工程施工图(包括同一单位工程中所有的桩基础)及图纸会审纪要;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二、作业条件

(1)

开挖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通风、安全设施准备就绪。

(2)

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3)

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测定高程水准点。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

(4)

按设计要求分段制作好钢筋笼。

(5)

全面开挖之前,有选择地先挖两个试验桩孔,分析土质、水文等有关情况,以此优化施工方案。

(6)

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桩底以下0.5m左右。

(7)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三、操作方法

(1)

工艺流程

施工放线→开挖第一节锁口土方→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一节锁口段护壁砼→安装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辘轳)→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二节护壁砼→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放砼溜筒(导管)→浇筑桩身砼(随浇随振)→预埋上部钢筋

(2)

测量放线: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桩位中心及开挖尺寸(一般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轮廓线)。桩位线定好之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开挖。

(3)

锁口(第一节)段施工:孔桩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25,护壁厚度为150mm。第一节护壁为锁口段,锁口段段长度一般为1.0米左右,锁口顶面一般高出地面200mm左右,锁口段顶部0.5米比一般护壁厚200mm-300mm。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再扩及周边,然后将扩大部分挖成台阶。第一节锁口段开挖完成后,按要求安装模型,绑扎钢筋,安装好预埋件和预埋钢筋,检查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4)

锁口段完成后,先复核检查孔桩平面位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锁口面上。以后桩孔施工控制用锁口面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尺杆检查孔壁底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5)

架设垂直运输架:第一节锁口完成以后,即着手在桩孔上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支架有:木搭、钢管吊架、木吊架和工字钢导轨支架几种形式;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6)安装电动葫芦和卷扬机: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电动葫芦或穿卷扬机的钢丝绳,选择适当位置安装卷扬机。也可以用木吊架、辘轳或人工直接借助粗麻绳作提升工具,地面运土用手推车或翻斗车。

(7)

安装吊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和通风机。

(8)

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员应栓好安全带。吊桶离开孔口上方1.5m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孔内伤人。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桶装土。

(9)

先拆除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的、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侧支撑,防止内模因受涨力而变形。不设水平支撑,以方便操作。

(10)

浇筑护壁混凝土:桩孔护壁混凝土每挖一节以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人工浇筑、人工捣实、混凝土强度按设计、坍落度控制在100mm以内,确保孔壁的稳定性。

(11)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桩锁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

(12)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待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挖孔至设计高程后,孔底不应积水,并应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渣、污泥等软层。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13)

开挖扩底部分:挖扩底桩应先将扩底部位桩身柱体挖好,再按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扩充成设计图纸的要求。

(14)

检查验收: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扩头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等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15)

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入前应先绑好砂浆垫块,按设计要求为70mm厚(钢筋笼四周,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设一个?20耳环、作为定位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遇有两段钢筋笼连接时,应采用焊接(搭接焊或帮条焊),双面焊接,接头数按50%错开,以确保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16)

浇筑桩身混凝土施工按特殊过程进行控制,桩身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溜槽加串筒或导管向桩孔内浇筑混凝土,确保混置,合格后在准确将桩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m。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分层振捣密实(浇注桩身混凝土时如遇桩底涌水量较大时需采用水下浇注混凝土施工工艺)。

(17)

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不小于500mm),以保证在剔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四、质量标准及要求

1.质量标准

(1)孔底虚土厚度不超过规定,扩底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桩底应落在持力土层上。

(2)桩孔垂直度应严格控制,挖孔桩竖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100mm。

(3)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实际浇筑混凝土数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5)浇筑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6)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人工成孔灌注允许偏差

项次

(mm)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不少于5处

2

弯起钢筋位置

20

3

箍筋内径距

±3

4

主筋横向位置

10

5

箍筋位置

15

6

箍筋垂直度

15

吊线和尺量不少于5处

7

孔的中心位置

群桩:100;单排桩:50

8

孔径

不小于设计桩径

9

倾斜度

挖孔:小于0.5%

10

孔深

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

支承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

2.质量要求

(1)护壁施工

放线、布点检查后,根据每个桩直径的大小,在其四周做成宽400mm、厚100mm的钢筋混凝土护圈,即防止井孔口四周土松动,又防雨水等流入桩孔内,由于现浇混凝土整体性好,能紧贴土壁并且受力均匀,所以采用了现浇混凝土护壁做支护结构,护壁施工采用每节1.0m钢制专用弧形模板拼装而成,上下两节,循环使用,钢筋也是上下两节钢筋笼,并通过主筋钩挂连接,绑扎牢固,混凝土采用C15细石混凝土,每挖土方1.0m就浇筑混凝土护壁一道,混凝土浇筑拆模后,外抹水泥砂浆封闭。

(2)挖孔

挖土顺序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锹、镐及锤、纤等破碎,先挖中间再挖四周,挖孔直径加2倍的护壁厚度控制截面。挖土到达桩底时,先挖桩柱体,然后再根据扩大头的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土的垂直运输是在井孔上口安装三角支架,电葫芦,吊桶或箩筐装土,用慢速卷扬机提升,并配备安全护绳。吊到地面上的土及时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不要将土堆积在孔的四周,个别桩孔底有大量渗水,在一侧挖集水抗,及时用高扬程潜水泵抽出。

(3)人工挖孔桩尺寸及测量控制

桩轴线在地面设控制网以及基准点,提升机钢丝绳上的吊桶粗略与桩中心线一致,来做粗略控制,将高程通过基准点引到桩孔的护壁边缘,每挖一节用大线锤作垂直中心控制,用尺画圆周来保证桩位准确、孔深和截面尺寸,确保每个孔桩准确无误。按规范规定桩孔中心线的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0mm,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装长,桩经不得小于设计直径。

(4)钢筋笼骨架制作及安装

由于大孔径桩,需要的钢筋笼比较大,本工程钢筋数量每桩72根Φ18钢筋以及钢筋笼重量1000kg以上,那么,在加工成型时,为防止钢筋笼吊装出现扭曲变形,在主筋内侧每隔2.0m加设钢筋直径Φ25的加强箍,每隔一箍设井字加强支撑,与主筋焊牢,在钢筋笼头吊装时,制作吊装加强焊箍,保证安全就位,钢筋笼的垂直及水平运输均由15t履带吊车来完成。钢筋笼吊装就位后,用井字钢管夹紧焊牢钢筋笼,确保尺寸准确后浇筑混凝土。钢筋骨架要保证不变形,箍筋与主筋要点焊,钢筋笼吊入孔内后,要保证其与孔壁间有足够的保护层。

(5)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首先放置钢筋笼,同时应检查孔内虚土厚度,超过设计要求,应再次清理,直至合格,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石子粒径不应超过50mm,水泥为32.5级普通水泥,混凝土标号为C30,混凝土塌落度为40~80mm,用串筒或溜管下料,连续分层浇筑,每层不超过1m,必须振捣密实。为了避免收缩裂缝,混凝土在初凝前抹压平整,表面出现浮浆层应凿除,来保证上部承台与底板良好的连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班组都要留好试块,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养护。五、施工过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同承台内相邻桩和相邻承台相邻桩不应同时开挖,必须等先开挖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4N/mm?2?,方可进行后一批桩的开挖。

(2)

桩顶嵌入桩帽(承台)长度为100mm,桩纵筋伸入桩帽长度为

La。

(3)挖孔桩成孔清底后,应请地质勘察人员逐桩检验确认桩端是否为第⑤2层中等风化石灰岩;到达持力层且底面积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桩身混凝土浇注。

(4)

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逐孔进行终孔验收,可应用超前钻逐孔对孔底下3D深度范围内土进行检查,确认不存在岩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后方可浇筑本工程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

(5)桩孔应在无水情况下挖进,人工降水深度应始终保持在桩底标高以下500mm。抽水过程中应注意水位降低对周边地基和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应对周边地基和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

(6)人工挖孔桩成孔后周围应做好防护、警示措施,防止地面物体坠入孔内。

(7)人工挖孔桩成孔后应及时浇灌,如不能及时浇灌,开挖成孔后应及时清除孔底土体并封底。

(8)桩身质量检验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当桩端在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检验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9)

承载力检验宜采用静荷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当受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二)实习心得

在实习工作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就要虚心向同事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地接受。同时,我们也不要怕犯错。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平时,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像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通过本次的实习,我还发现自己以前学习中所出现的一些薄弱环节,并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会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这次的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使我们及早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以便以后运用到以后的业务中去。通过这次的实习,我熟练地掌握英语口语,能够自如地与外国人交流,同时让我懂得英语真的很重要,我知道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加强对业务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在现实的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篇3:教育学院毕业生校长寄语:为基础工程添砖加瓦

  教育学院毕业生校长寄语:为基础工程添砖加瓦

  祝大家青年节快乐!同学们历经数载寒窗苦读,即将毕业,学校和学院都对大家依依不舍。

  前天,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给我们新时代青年赋予了新的定位,那就是我们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要担当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作为教育学院的学子,怎么落实生力军的责任担当?

  首先,我们要担当教育责任。教育强国被党的十九大确立为一系列强国战略的基础工程。我们毕业后担当生力军,就是要投身教育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其次,我们要提升自身素质。老师教给我们很多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技能。时代在飞速变化,新时代伴随着思想的变化、技术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跟上时代,不能让自己落伍。

  最后,我们要弘扬湖大优良传统。湖北大学是一所师范类出身的大学,教育学科是我们的优势学科、传统学科。湖大的教育弘扬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精神,在教育育人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很多先进的理念。我们要把这种先进经验、先进理念通过自身的实践发扬光大。

  祝愿大家顺利毕业、成功就业、未来辉煌创业!

    以上《“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信息资源规划》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信息资源规划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信息资源规划》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