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八年级历史说课稿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八年级历史说课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历史说课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各位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意图等方面来简单谈谈我是如何上这节课的。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也是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中的重点课文,它继《钢铁长城》后重点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讲了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推广并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万隆会议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认为本课应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l、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简单过程和主要内容、作用。

②向其他学生简介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包括召开的时间和过程、会议性质和会议主题),说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主要作用。

③说出“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含义和作用。

④通过比较新、旧中国外交成就的异同,说出新中国的外交特点。

⑤能够从“周恩来与我国外交事业”的角度,重新归纳本课知识,说出周恩来在外交领域的重大贡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训练学生掌握从各类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及读图解图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形势和万隆会议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

②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旧教学内容和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基础,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2、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穿其中,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联系已学知识导入。

师述:旧中国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巴黎和会中国合理要求被拒绝的史实,说明:“落后就挨打”、“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并设疑: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新中国以前的外交政策吗?(生答),这样,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开始,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导入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如此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知,进入课堂。

(二)讲授新课

首先出示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目标时应注意依据新课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不同,要准确、简练。

1、能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简单过程和主要内容、作用。

2、简介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包括召开的时间和过程、会议性质和会议主题),说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主要作用。

3、能讲述“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含义和作用。

4、通过比较新、旧中国外交成就的异同,说出新中国的外交特点。

5、能够从“周恩来与我国外交事业”的角度,重新归纳本课知识,说出周恩来在外交领域的重大贡献。

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走进课堂,然后出示自学指导(时间约15分钟)

自学指导的设计应注意做到五明确:学生完成的时间、内容、学法、标准、要求写清楚。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呈现出一种动态和谐的发展过程。

仔细阅读课文内容,独立完成1——4题、组内交流完成5——8题,并展示到黑板上。

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怎样的外交形势?奉行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在地图中找出“建国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

3、中印两国在西藏地区边界上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要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没有被其它国家接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找出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性质、主题和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等。

5、假如你是一名出席万隆会议的记者,请你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做一个现场报道。

6、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中“同”和“异”各指什么?

7、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8、“求同存异”方针所体现的精神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适用?

(三)教师点拨:

根据前面学生学习情况,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点拨:学生讨论不深入的地方,教师加以补充;学生经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解答;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由教师向学生发问。

1、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适当引导,由历史遗留的“麦克马洪线”问题想到香港、澳门、台湾的解决办法,进行知识延伸,旨在让学生感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过程和产生的作用。

2、引领学生思想提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但要实现世界的和平共处还任重而道远,为了进一步打破美国的封锁,团结更多的朋友,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求同存异”方针体现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进行情感教育。

3、引领学生升华:“求同存异”的方针,是打破会议僵局的关键,它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四)拓展

历史课的拓展和补充,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历史课堂中走出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作为历史教师,要立足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探讨:独立自主和求同存异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局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北京申奥成功、xxxx年7月xxx访问俄罗斯、xxxx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会见时任国家副主席xxx等,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奋发读书强国的情感。

2、中考链接:学以至用,学能至用。出示中考题型,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为中考打下基础。如:

题一(xxxx年,荆州)“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话发表在()

A.1955年万隆会议上B.1972年中美会谈中

C.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上D.1972年中日会谈中

题二(xxxx年,安徽)阅读下列材料:

50年前,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以其智慧,勇气与远见为新中国外交开创了崭新的局面;50年后的今天,国家主席xxx承前起后,在亚非首脑峰会上郑重重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撩望新闻周刊》xxxx年第17期

请回答:50年前,周恩来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什么方针为中国外交开创了斩新局面?这一方针至尽仍然影响着我国外交实践,试举一例加以证明。

(五)检测

检测题的制定围绕本课重难点进行练习,题不在多而在精,注意梯度兼顾多层次学生。本课检测以练习册的基础题目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堂达标,反馈时采用组内互评、组长汇报达标结果。

(六)兴趣作业:

关于周恩来的外交还有很多趣事与精彩之处,请你课后收集,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六、教学意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以上各环节设置的问题,情景以及巧妙的过渡,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做到“读、看、听、想、议、说、记”,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享受。

附: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完成,并进行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记住一个政策,一个原则,一次会议,一个方针和为此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位伟人。

同类热门:

初二历史说课稿蒋家王朝的覆灭

初二历史说课稿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

    以上《八年级历史说课稿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八年级历史说课稿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八年级历史说课稿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