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学术报告会”内容摘要

日期:2020-06-1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学术报告会”内容摘要 本文关键词:报告会,教育改革,内容摘要,学术,创新

“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学术报告会”内容摘要 本文简介:“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学术报告会”内容摘要——学会学习的理论思考全国教育委员会会长北师大教授博导周之良(一)教与学的关系。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是基础,学是目的,教的目的是学生会学了。学会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大至宇宙飞船,小到人体密码的破译,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科技革命的兴起,知

“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学术报告会”内容摘要 本文内容:

“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学术报告会”内容摘要

——学会学习的理论思考

全国教育委员会会长

北师大教授博导

周之良

(一)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是基础,学是目的,教的目的是学生会学了。

学会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大至宇宙飞船,小到人体密码的破译,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科技革命的兴起,知识经济的萌生”,给教育出了难题。

第一个难题: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的有限性。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说:“知识总量每五年就要翻一番”。面对无限的时间和浩如烟海的知识的矛盾,教材一出版就落后了。所以,教育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思路。加班加点的教死知识,能和科技革命较劲吗?

第二个难题:继承和创新的矛盾。学校和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以继承的方式出现,要培养创新人才,教给学生生活中应战的方法,不能只教应试。

第三个难题:科技进步和道德进步的矛盾。科技进步出现了道德的危机,犯罪也是高科技手段。所以科技进步必须有道德的支撑,如果高科技低素质,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只看见知识点而看不见人是教育的盲区。

现在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人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化。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已任。传统的人才观,人才选拔制度也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寡来判断人才的优劣。学生在学校时拼命积累,到社会上逐一释放,育人思路是先积累,后释放。这样做必须有一个前提:假如知识是不变的或少变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加入WTO后如何应付?新型式战争如何应对?知识更新、节奏加快,传统的做法同人的知识水平、发展水平是永远不会等同的。因此,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使人具有持续发展创新的能力。

发展中能长期起作用的就是人的素质(本质、质量),就是人发展过程中稳定的品质结构。提高素质就是从根本上把人武装起来,为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怎么发展?发展是不能给予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素质是通过人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能力表现出来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深层的思维能力,高层次的创新能力。真正教学生学会学习,不仅包括教给学习方法,还包括态度和能力。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必由之路。

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改变现有的学习方法,创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强调合作和交流,目的是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改变学习方式的意义意味着思维的提升(由被动变主动),生存方式的提升。其更深层的意义是引导青少年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命运的主人。所有的创新都源于思维的独立性。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行为要循规蹈矩,思维不要循规蹈矩。

(二)学习与兴趣的关系。

老师的第一任务是让孩子乐学,乐学是人生的一大品质。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事物和活动直接引起的;间接兴趣是由事物和活动的后果引起的。

兴趣在各个级段的特征:初级,新奇感;中级,有爱好,有好感,有活动情调;高级,有持久的爱好、认识。

学习兴趣的作用:a、激发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b、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c、推动创新;d、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成乐观开朗的人。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日本创造学家木村九一解释“天才人物”是: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忘我的人。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会入迷,入了迷自然会勤奋、有毅力,最终达到忘我。用力做不如用心做,用心做是责任与兴趣的结合。教师应多做爱护、激励、引导兴趣的工作。

(三)学与思的关系。

学生的头脑不是容器,要教学生学会思维。因为知识是智慧之果,思维能力则是智慧的本源。观察力是窗口,记忆力是仓库,想象力是翅膀,判断力是钥匙,思维能力是粘合剂。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改进师生关系,改进课堂秩序。整个民族

“活泼不足,严肃有余”。老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既对学生有高标准,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让他们笑一笑。没有一点笑声的课不是好课。

思维能力最高层次是创造思维,创造力有三个特征:a、变通性(触类帝通,举一反三);b、独特性(超越平凡,不盲从)c、流畅性。三个特征同人的发散性有一定的关系,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的发现问题。各门学科都要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艺术教育,调整教学目的,改变学习方式,开拓、建设一个良好的校风。

(四)学与问的关系。

学而不问非真好学者。学贵在疑,思维活动的起点在问题,保守教育叫无疑教育,提倡从无疑向质疑转化。

1、教师如何提问?

a、准备:问在当问之处。备课时要考虑好什么地方设问,学生想问什么等。学习困难生是教师最好的助手,最好备课时多问问他们。在课堂上提问时,要创设情感条件和知识条件,当“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言”时,再提问效果最好,要注意以事引疑,以错引疑,以趣引疑,以奇引疑。

b、难度:合理搭配难度,形成一个坡度,(如:最高度几乎没人通过;第二坡度,多数同学经过努力能够回答等)。纯记忆问题是不是好问题。

c、待答:提问后要有两个等待。第一等待是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第二等特是学生答完以后要等待一会再进行评价,给学生留下详细补充的机会。

d、互动:答问过程中出现多种意见是教育的好时机,学生答错时,教师不应代替纠正,应让学生自己想想,同学讨论解决。互动,无论是师生互动或是群体互动都需要有民主的气氛。

e、总结:对答问的总结有强化、提高的作用。最忌热热闹闹、并无实效。总结内容要求做到: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准确度如何;表达能力;创新性。总结时要注意:表扬鼓励;留下继续思考的问题。

2、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传统的教法问题是教师设问的,不是学生想问的,学生主动性不强,所以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因不习惯思考与怀疑,就不敢问,不会问,也没有机会问,老师要让学生有机会问,有兴趣问,问了以后能受到鼓励,受到重视。

提问不止是一个教学方法,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答案是开放性的,结果不是没问题,而是又提出了新问题。它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这是什么结论,而是告诉学生一题多解多数情况下都适用。

3、什么叫创新?

科学家创新叫科学论证,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只要是新发现,新问题等都是创新,打破本人记录也是创新。使人聪明的十条办法: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变一变,改一改,连一连,代一代,搬一搬,反一反。鼓励求源思维、求疑思维、超越模仿。非模仿性就接近创新,让学生学会判断,只认真理,不计得失(不盲从)。

(五)学与习的关系。

学习是知行通一,“习”是实践应用。体验是个古老而新鲜的概念,在实践中有了经验才能获得真知。

教学要坚持“系统研究,认真验证,亲身体验”的原则。人才是炼出来的,而不是灌出来的。创新要以实践为重点,把体验原则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多一些体验实践,让学生探究学习。

(六)教与导的关系。

教师的主体作用的替换是转换社会角色,教师应做导演。叶圣陶说:“导,是更高级的教”。

1、诱导,循循善诱。兴趣诱导,心理诱导。

2、指导,对自学的指导。自学能力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基础。自学能力强的人不断充电,能持续发展。自学能力是思维能力

的一个核心:教学如何读书,学会获取、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都是自学能力。

3、引导,引导思维。思维品质是素质的核心。引导思维包括引导探索和引导创新。

4、辅导,咨询辅导。学校除有计划严密的教学体系之外,需有一个咨询辅导体系。

5、疏导,思想、情感疏导。中国教育重视理性,忽视情感因素。青少年存在情感饥饿症,需要平等交往。教师要转换角色做导师。教师不是拿出真理的人,而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顾问。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书匠好当,导师难当。

最新的教育理念是:两代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学生把老师问倒了怎么办?千万别害羞,提供思路,提供方法,共同进步。如果教出了超过老师的学生,是最大成功。

2002年4月6日

6

    以上《“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学术报告会”内容摘要》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学术报告会”内容摘要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学术报告会”内容摘要》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