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关山初级中学学习奉献精神的学习材料

日期:2020-06-08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关山初级中学学习奉献精神的学习材料 本文关键词:关山,学习,初级中学,奉献精神,材料

关山初级中学学习奉献精神的学习材料 本文简介:学习奉献精神的学习材料时代呼唤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奉献精神在不同时期的生动体现和丰富内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就是中华民族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纵观历史,可以看到,

关山初级中学学习奉献精神的学习材料 本文内容:

学习奉献精神的学习材料

时代呼唤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奉献精神在不同时期的生动体现和丰富内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就是中华民族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纵观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仁人志士正是通过“奉献”二字,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敬业与奉献,或者说职责与奉献是密不可分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是奉献的基础。每一位劳动者,无论在什么行业,无论干什么工作,无论能力大小,只要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干一行,爱一行,就可以在本职岗位上施展才华,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人都履行职责,无私奉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每个人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把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终生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不一定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快乐的奉献。

“奉献并不遥远,奉献就在身边。我们在奉献中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奉献”。这是一位曾经对奉献持怀疑态度的青年,在经历“非典”磨难时写下的诗句。诗为心声。“非典”给我们带来沉痛灾难,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奉献着,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他人奉献的成果。奉献,是个美好的词汇,崇高的字眼,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我们踏实的行动来体现。

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一份职业,一个岗位,既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爱岗敬业是平凡的奉献精神,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应该具备的;爱岗敬业又是伟大的奉献精神,因为伟大出自平凡,没有平凡的爱岗敬业,就没有伟大的奉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人们爱岗敬业,呼唤人们弘扬奉献精神。

奉献还应是对自身利益的舍弃。换句话说,奉献就意味着自我的牺牲。用哲学的术语来说,自我牺牲应当是奉献的质的规定性。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白求恩为人类正义而殉职,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牺牲,邓稼先为科学事业而献身,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等等,哪个不是自我牺牲的体现!奉献是一种自我牺牲,是一种道德上极为崇高的境界。我们的社会需要奉献精神!

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教育主要是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奉献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表现,如果我们党的宗旨树立的不牢,就很难有奉献的举动,为长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在党员和职工中大力提倡和弘杨无私奉献精神。

然而,人们受一切向钱看错误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和单位人们对奉献精神有所淡漠,甚至有人说:“搞市场经济了,一切都要等价交换,还讲什么奉献!”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很有必要认真研究,在市场经济发展完善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在先进性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怎样理解奉献?是否还提倡奉献?怎样提倡奉献?

一、什么是奉献精神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不求报答的给予社会或他人的行为。虽然人们对它早已熟悉,但是熟悉的未必都是深思过的,问题的提出,往往是认识的开端。

究竟什么是奉献精神?不必向遥远的古代引证,“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已留下奉献的足迹,仅从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奉献者的闪光实践,就足以领会奉献最本质的内涵。我们永远不能淡忘──

李大钊被敌人绞索悬空而不屈的头颅;

渣滓洞“愿把牢底坐穿”的血染诗篇;

《雷锋日记》中那"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朴素话语;

孔繁森留在青藏高原人民公仆爱人民的赞歌;

“宁愿自己喝苦水,甘为人民掘甘泉”的水利战士李国安;

1998年特大洪灾面前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感人场面;

为民除暴安良献胆肝的优秀公安干部任长霞;

四面八方寄往灾区的没有姓名的汇款;

我院设计工作者为南水北调、除险加固工程呕心沥血,抢时间争速度,日夜苦战的动人事迹

......。

这一曲曲催人泪下的“奉献者之歌”都是奉献内涵的深刻答案。我们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奉献是一种自觉的、无偿的付出自己的体力、智力、技能、财物乃至生命,使国家、民族、集体或他人受益的崇高行为。在今天也可以这样结论:所谓奉献,就是毫无保留地以自我创造才能和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他人谋取利益,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奉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本质上是集体主义的高层次表现。

奉献行为是一定历史阶段中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存在着分歧或对立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当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发生不能两全的矛盾时,对社会共同利益的维护就需要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人类奉献行为的最初发生,是为了群体的生存不得不作出的一种选择,带有一定的悲剧性的尽义务因素。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奉献实践中,逐步升华了对奉献的认识,凝结为一种自觉的精神,即奉献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在遇到国家、集体或他人有危难时,不论是否与自己有关系,都会有人挺身而出排危解难,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受到人们的崇敬赞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星空中每个时代的奉献行为都是耀眼的闪光。奉献精神是我们民族凝聚力最高最美的表现,是我们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固有的政治本色。

当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的船头诞生的时候,便把无私奉献的丰富内容作了最凝炼的概括,写进了每个先进分子的入党誓言。愿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自己的一切,对党员已不在是一般的道德规范,而是上升为党性原则,成为基本要求和终生考验。

在人生的征途上,平凡与伟大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奉献就是使暂短人生变得辉煌、由平凡生入伟大的闪光实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任何一个企业只有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被市场所接纳。当一个企业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而探索、拼搏、忘我奋斗时,其行为所体现的也是一种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法宝,是企业竞争力的灵魂。

二、市场经济与奉献精神的关系

有人说,无私奉献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相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提倡无私奉献精神已经不合时宜了。

是的,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与奉献行为的无尝付出确实存在着矛盾对立,但等价交换与无偿奉献的矛盾,并不能作为否定奉献的根据,就象不能因为水与火存在对立而拒绝用水与火一样。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利用、把握。

大家知道,任何道德准则都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对象和适用范围。无私奉献与等价交换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准则,各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对象和适用范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是水火不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可以并行。

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领域通行的原则。在市场上做买卖,只能讲等价交换,而不能要求买卖的任何一方无私奉献。否则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就是不公平、不道德。但也应看到,等价交换并不是所有社会关系领域普遍适用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多侧面的,并非都是商品交换关系。例如,我们党内同志之间及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都不是商品交换关系。处理党内关系和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不能讲等价交换。再如,亲情友情、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等等体现的都不是商品交换关系,都不能简单照搬等价交换原则。

无私奉献精神反映和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及其他需要帮助者的一种纯洁高尚的道德义务关系。不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共产党人应当发扬这种精神,就是普通社会成员,在市场活动之外的许多情况下,也需要和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如果一个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讲等价交换,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他就是个毫无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自利之徒,不仅不符合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也有悖于普通老百姓为人的情操。

不难看出,如果不分场合和具体情况,把市场上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非商品交换领域,就会导致社会关系的商品化、庸俗化,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必须把商品交换领域与非商品交换领域明确区分开来,严格防止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其他社会关系领域。而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正是抵御和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其他社会关系领域的一个最强有力的精神武器。无私奉献是道德领域的行为规范,能够协调社会的人际关系,净化人们的道德情操,增加社会的凝聚力。等价交换与无私奉献虽然存在着矛盾,但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利益上,二者又是统一的,对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即存在着相互制约性又存在着方向的一致性.二者可以共存于社会生活中.不仅如此,商品意识和奉献精神还可以同存于一个人的头脑里.当一个人进入商品生产或商品经营的领地后,应该十分精明地算计怎样赢利.但这并不排除他在社会生活中作出的无私奉献.比如向灾区赠物捐款,义务支教助残等等.

我们应该用辨证的思维来认识发展市场经济与提倡奉献的关系.正确地提倡奉献精神,不仅不会防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它有助于弱化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其内在动力是求利性,这种求利性一方面能激励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促使科技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求利性在社会消极因素影响下,又能刺激个人求利欲望的恶性膨胀,甚至导致极端自私自利,为谋私利而不择手段.我们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开展讲奉献的思想教育,组织各种形式的奉献活动,则会增强人们的奉献意识,客观上会有利于对经济意识的正确导向,抑制求利欲望的畸形发展。我们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是要注意提倡奉献精神。否则,很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倾斜,当你看到有人面对溺水者的呼救,却讨价还价地提出不给够多少钱就不管的时候,当你看到犯罪分子行凶作恶,而在场的人袖手旁观时,当你气愤地拍案而起,谴责这种灵魂的自私和奉献的失落时,难道我们不曾有过这样的渴求:我们的社会不能没有奉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大力提倡奉献!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在抗洪抢险中,广大医务人员、解放军官兵和许多干部群众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精神,以胜于雄辩的事实证明了新时期无私奉献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为了加速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成果,需要有奉献精神,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一代新人。在市场经济建设的战线上,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有理论的创新、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奉献精神;奉献精神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市场经济与奉献精神不仅不矛盾,而且还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奉献“吃亏”吗?

奉献是不是“吃亏”?

这是十分简单又非常复杂的价值判断。

既是奉献,付出必然大于索取,甚至没有索取,这里的得失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数学计算。是啊,即使你顺手扶起一个跌到的孩子,也得付出一点不必购买的宝贵时间,何况那需要有更多付出得奉献。

然而奉献者并不打个人算盘,算得却是一本大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了多少革命烈士,他们有的在纪念碑上连个名字都没有流下,却含笑躺下;在1998年特大洪灾面前,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出生入死,从洪魔中夺回了多少父老和祖国的花朵;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的白衣天使冒着生命危险舍生忘死,战胜了“撒司病毒”,从死神中救出了多少兄弟姐妹。他们用自己得“亏”换来了人民的安康,祖国的安宁;他们便感到欣慰。在奉献者的天平上,吃亏与合算就这样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每个人都是社会整体的一员,整体利益得到了发展,就是对个人付出的最大回报。每个人都做出无私奉献,每个人都会享受到他人奉献的温暖。也许,有人嘲笑奉献者是“傻帽”,那么能否给开一个划算的价码,让你像黄继光那样堵一次枪眼呢?这个设问可能近于荒唐,但也许有助于说明不能简单地用“吃亏”与否衡量奉献的价值。

用纯经济的眼光看到的奉献都是“吃亏”,但在奉献者的视野里,看到的不仅是社会整体的利益,而且是自我价值的高层次实现。自我价值是自己的行为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只有通过自身行为产生对社会的有用性,即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才以物质报酬或精神奖励等形式对个人的价值做出相应的报偿,从而达到自我需求的满足。不论自觉与否,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价值怎样实现的问题,所差异的只是实现的内容、层次和手段不同,“摆摊”的哥们儿把挣来的“大团结”喜滋滋揣进鼓起的腰包,他感到了自我实现;当我们的设计工作者精心设计的成果通过鉴定时,感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奥运健儿登上领奖台,当五星红旗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的时候,他们同样感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当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带着祖国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乘神州五号飞天又胜利着陆时,更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当一个人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价值目标去追求时,他对这一目标的实践,则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自我价值实现。这是无法用吃亏来衡量的。黑格尔说“:任何一项牺牲,都伴随着一种享受,伴同着一种自我发现”。是的,当你为他人无私奉献时,便会享受到自私者所体验不到的欣慰与快乐,便会发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增值和人生的真正意义。

奉献是虔诚付出,不计回报。不过,奉献不计回报却有回报。这个回报,更多的是精神层次上的,但也有物质层次上的。有的人凭着良心和党性,为他人为社会作出了奉献,尽管在物质上、精力上付出了许多,但在精神上却是愉悦的。他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自我满足,得到了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他在为社会作出奉献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价值和灵魂。

见义勇为,救人危难,扶贫解困,获得的是大家的喝彩,虽然物质上得不到什么好处,但精神上的认可是最高层次的满足。这种满足较之于得到钱财等身外之物更为难得。

对一个人来说,奉献的回报是这样的。对一个企业来说,奉献的回报更为丰厚。企业多一些义举会树立良好形象,而如今,形象也是生产力,一个好的企业形象是千金难求的。追求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企业也应当有社会责任感,追求经济效益不能牺牲其它效益。有的企业是注重长远发展的,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社会效益,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遇。“海尔”之所以成为名牌,走向世界、正是重视了社会效益,这名牌耀眼光环的背后,有多少汗水和艰辛,有多少奉献和牺牲!

四、怎样提倡奉献

一些人对奉献的淡漠,并不是对奉献意义的不理解,这里有“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更多的是由于现实生活一些不如人意的现象,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当前应该怎样倡导奉献?正确有效的方法需要从实践中摸索总结,这里提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

──注意在普遍倡导奉献中把握奉献要求的合理性。奉献是具有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它不排除任何人对它的实践。但是,奉献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对奉献的要求可以是随意的。作为道德规范,对它的倡导同倡导其它道德规范一样,应该注意层次性和程度差别。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制约因素,那就是对奉献要求的合理性。只有在确实存在着需要的情况下,对奉献的要求才是合理的,这样的奉献才是有意义的和崇高的。如果没有切实的需要动不动就要求人家做奉献,这种倡导或流于形式或者会变成变相侵占奉献者利益的漂亮幌子。平时工作量就不饱满,却要在节假日加班加点大搞“奉献”,经营管理的失误造成了欠产亏损,却要求职工用“奉献”来弥补。诸如此类的倡导,不仅败坏奉献者的名誉,还会挫伤群众讲奉献的积极性。这里还要处理好按劳分配与无私奉献的关系。在劳动还是谋生手段的社会条件下,只讲奉献不讲按劳分配,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一味的只讲多劳多得不讲奉献,也有种种弊病。这里,关键在于把握奉献要求得合理性。

──坚持奉献自愿的原则。自觉自愿是奉献行为一个基本的特征。离开了自愿,无偿付出就会变质为被剥夺,势必会伤害群众的积极性。极左思潮泛滥时期,用政治幌子强使人家做奉献的做法,当时虽然也能见效,但在人们思想上造成的危害却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起作用。目前,确实存在着有奉献需求而群众还没有积极响应的问题,怎么办?这时我们只能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启发群众的自觉性,而不能强迫命令,有些属于政策规定或公民义务所要求的付出是另一回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不应借助“奉献”的名义去要求。

──理直气壮地表彰奉献者,促进讲奉献风气的形成。对奉献者的表彰,即使给了较重的物质奖励,也不会降低奉献的崇高性。个人主动做奉献是一回事,社会给予奖励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给了奖励就说人家奉献的动机不纯或不是真正的奉献。奉献者喜欢“默默”奉献,但社会不能用“默默”来对待奉献者;做奉献就不考虑吃亏,但社会不应亏待奉献者;奉献者不怕受委屈,但社会不应委屈奉献者。要通过大力表彰、宣扬奉献者的动人事迹,造成讲奉献光荣、讲奉献高尚的社会风气,对奉献的最好倡导,是倡导者带头身体力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榜样是领导者自身,就会更具说服力、倡导力。诚然,社会上还存在着亏待奉献者的不如人意的现象。有人还会对奉献行为嘲笑讽刺,而要消除这些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不能有了有利的环境才做奉献,而要用我们的行动去创造环境改造环境。

为了更好地创造弘扬奉献精神环境,我们还应建立如下三种机制:

一是激励机制。诚然,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义举,奉献者主观上并不企求什么回报。但是作为承受奉献并倡导道德精神的社会,有义务对奉献者予以回报。只有建立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对奉献者的认可,才能体现奉献的价值。为此,我们应在企业制定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奖励办法,对于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行为都进行专项奖励。在与职工收入挂钩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中,明确15%—20%的奖金用于考核奖励精神文明建设。鼓励人们参与奉献,要引导人们从小处着眼、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形成人人敢于奉献、善于奉献、乐于奉献的氛围。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社会各界唱响了弘扬奉献精神的赞歌,应该通过激励机制,把这曲赞歌持续唱下去。

二是惩恶机制。弘扬奉献精神实际上就是在扬善,但仅有扬善是远远不够的,扬善的同时必须惩恶,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抗击非典的斗争之所以会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在高度赞扬大多数医务人员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也对少数临阵脱逃的各类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如果我们当时只是一味地强调奉献,却对那些临阵脱逃的人不闻不问,那结局可能就会大不相同。另外,除了依照法律和纪律查处违法、违纪者外,对违反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人和事也应作出相应谴责。比如:考查干部时,不仅要考查其政绩,还要了解其家庭、社区、社交圈的情况。可以说,惩恶是扬善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是保障机制。奉献是不计报酬、不图回报的付出。这种付出一般是奉献者自身能够承受的,但是,如果超出了其承受能力,比如奉献者发生致残、致死等情况,其本人和家人就会成为需要救助者。社会、国家和集体应当使奉献者得到充分的保障和相应的补偿。这种保障和补偿除了精神上的表彰奖励外,物质上的帮困解难更为重要。我们要尽可能使奉献者“流血流汗不流泪”,使奉献者得到安慰,免除后顾之忧。

通过这些激励机制和办法的引导,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凝聚成“追求卓越、服务真诚”的精神,这种精神和理念反过来又促进了更多的干部职工乐于奉献,使奉献精神实现良性循环。

我们的家庭需要奉献,我们的企业需要奉献,我们的社会更需要奉献。所以,要想使社会协调、稳定地向前发展,共产党员要做奉献的模范,同时带领群众努力奉献,使奉献从每个人做起。正如爱的奉献歌词里说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得人间。”和谐社会呼唤奉献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更需要奉献精神。过去,奉献使我们的历史画卷异彩纷呈,绚丽夺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加任重道艰,新一代奉献者,将会用自己平凡而闪光的业绩,谱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篇2:关山月延伸阅读材料

关山月延伸阅读材料 本文关键词:延伸,材料,关山月,阅读

关山月延伸阅读材料 本文简介:《关山月》延伸阅读材料教学要求:1、重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对词中运用的典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借助概括、品读、联想等方法,理解作者在词句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2、难点:作者在悲愤之中透射出来的爱国情感。陆游(公元1125-1210):南宋词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

关山月延伸阅读材料 本文内容:

《关山月》延伸阅读材料

教学要求:

1、

重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对词中运用的典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借助概括、品读、联想等方法,理解作者在词句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2、难点:作者在悲愤之中透射出来的爱国情感。

陆游(公元1125-1210):南宋词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关山月》背景:本篇作于淳熙四年(1177)春,作者年五十三岁,时因权臣论劾,罢官在成都作“闲人”。当时陆游自南郑前线调回后方已经五年了,而屈膝辱国的隆兴和议签订至今也已十五年。自从“隆兴和议”以来,宋孝宗一味苟安,沉溺于妃嫔满前的荒淫生活之中。士大夫多干禄幸进,讳言恢复,朝廷上下都过着奢侈糜烂的苟安生活。陆游此时闲居成都,但仍然未忘国事,他痛感妥协投降派同金国一样,同是恢复事业的大敌,遂以无比愤怒的心情和激昂慷慨的调子,写下了这首诗。

主题: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揭露了和议之后,南宋当局文恬武嬉、歌舞不休而边备松弛的腐朽局面;反映了前方将士老死沙场,报国无望的悲惨处境和怨愤心情;对中原遗老忍死等待恢复的强烈愿望,流露出深挚的同情。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译文: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艺术特点:(1)此诗的艺术构思十分巧妙。作者紧扣题目着笔,借月亮把不同的人物、场景串联起来,写出了同一关山月之下将军、士兵和遗民三种人不同的境遇和心情,使三个画面在时间上保持了完整的统一性,可以说题目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2)此诗非常善于选取最具特征化、最具概括力的细节(如马肥死、弓断弦、征人骨、遗民泪等),构成典型的生活场景(如朱门歌舞、戍楼望月等),并通过不同生活场景的鲜明对照,来表明诗人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

(3)此诗意境的杳远空阔,声调的激越苍凉,风格的沉郁悲壮,颇能体现陆游爱国诗的艺术风貌。

《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它以时间为触发点,巧妙地通过一个守边士兵的口吻,分别从其所闻、所见、所感三个层面展开。全诗十二句,四句一段一转韵,相应地构成三大段。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弛废战备。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暴骨沙头,壮志难酬。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

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著名作品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钗头凤

红稣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鹊桥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浣溪沙?和无咎韵

懒向沙头醉玉瓶。

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群行。

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

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

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豆叶黄

一春常是雨和风。

风雨晴时春已空。

谁惜泥沙万点红。

恨难穷。

恰似衰翁一世中。

渔父

湘湖烟雨长菁丝。

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时。

潮落舟横醉不知。

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上《关山初级中学学习奉献精神的学习材料》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关山初级中学学习奉献精神的学习材料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关山初级中学学习奉献精神的学习材料》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