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日期:2020-05-12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本文关键词:感悟,体验,活动中,学生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本文简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王红创设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最佳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也就是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到了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安排有效的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本文内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王红

创设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最佳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也就是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到了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安排有效的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课程吸引学生,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善自我,使课程教学有效,体现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教学新理念。

而活动课是侧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男生女生》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让四名男生、四名女生上台活动,教师先是让男女生之间相互问好、交换礼物、握手,男女生很自然地按教师的要求开展交往活动,然后教师提出了“请男同学拥抱一下女同学”,结果全班同学一愣,继而哄堂大笑,台上准备开展活动的学生也尴尬地不知所措,借此时机教师引出了“男女同学的交往与同性同学的交往有所不同”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这次课堂活动安排中,教师创设了一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中获得了切身的体验,促其感悟,达成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活动课的特点。

那么,怎样促成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教学探索。

一、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知识。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要在教学同一过程中整合三个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渗透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传授文化知识中渗入德育内涵的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如《文明交往》一课的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通过活动,掌握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模拟与人交往的各种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模拟教材中“礼貌与言行”的漫画情境做课堂表演,表演过后开展对表演角色的评价,再联系自己的行为自评;然后教师布置学生根据情境“学说表示感激的话”,注重学生行为的训练;最后教师再布置学生在课后开展社区调查活动,体验以各自不同的交往方式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充分认识礼貌、微笑在交往中的作用,通过对交往技巧的实践,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这种活动设计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参与中学习,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全面激活了学生的身心,是知情合一的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这种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亲身旅历和感悟,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自得自悟的全部活动状态,它的亲历性、构建性的特点造就了高倍数的教育价值。

二、关注个别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张扬个性。

新课程从学生个体所获得的经验出发,兼顾学生个体间与个体内结构倾向与功能的个别差异,侧重其态度、动机和兴趣,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经验的活动进行统整。

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充分发展。如在《认识自我》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活动“给自己画个‘像’”,让学生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描述自己,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踊跃参与,在描述自己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展现淋漓尽致;随后教师又让学生开展评价,给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引出“悦纳自我”的话题;最后课程在“推销我自己”活动中结束。教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一套方法来施用于所有的学生,教学中联系学生本身实际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既有群体性活动,又有个体性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来进行相应的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张扬,在学生的道德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潜能。

良好品德培养不能靠课堂里的说教,而应该让学习者更多地到社会中去实习、见习、操作、体验,应该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而采用探究与发现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理解、质疑、活化、创新的较高思维水平,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目的就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知识的内在理解、迁移。有学生形象地说:“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由此可见,体验学习是一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而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体验,发展了潜能。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安排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探究实践活动。如前例《文明交往》一课,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后开展社区调查活动,体验以各自不同的交往方式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活动情况反馈显示:大多数学生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了这一活动,各活动小组同学纷纷出点子、制定访问计划、拟访问提纲、选择访问对象、开展访问调查,在活动中尝试与陌生人交往,得到了体验,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在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了任务。

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生成智慧。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实际相联系,有意识地设计和营造与教学主题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情趣,体验到课堂生活的丰富多彩,藉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得切身体验和感悟,生成智慧。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情境能促进学生感悟。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肢体语言、文字板书外,还可选择一些图片、实物、音像制品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课堂辩论、小游戏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如在《自我保护》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排练小品,布置了“路遇劫匪”、“遭遇火灾”、“被人敲诈”等情境,课堂上学生每表演一个情境,教师就让学生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结果学生的对策五花八门,行之有效,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这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进行反思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思想。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在要求。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

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往往是渐进式的,刚开始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感觉可能是“好玩”,但随着活动的推进,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地提升,由此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感。教学活动需要反思和评价,这不仅局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和评价,教师更要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就自己的兴趣、学习的态度、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的结果等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发扬自身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关注了教育的生成性问题,既重视过程体验,又重视结果,让学生感到真实、有效,使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在活动中生成,思想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思考活动的自由,让课堂动起来,这是新课程理念实现的关键。学生的学习与教师所致力于的教学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教师设计并实施体验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的体验学习成为现实,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只有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得以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得以锻炼,才能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010.1.15

4

篇2: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本文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本文简介:心理辅导活动课体验及感悟这个学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给与我很多从未尝试过的体验以及深刻的感悟。以下我分别从课程内容和课堂组织形式两个方面浅谈我的收获。先说说课程内容方面。这门课在开始之前,就听师姐们说过这门课很具有实操性、这本书的理论和素材很有用,向她们买这学期的教材时,她们都不舍得卖这本书,其他课的教

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本文内容:

心理辅导活动课体验及感悟

这个学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给与我很多从未尝试过的体验以及深刻的感悟。以下我分别从课程内容和课堂组织形式两个方面浅谈我的收获。

先说说课程内容方面。

这门课在开始之前,就听师姐们说过这门课很具有实操性、这本书的理论和素材很有用,向她们买这学期的教材时,她们都不舍得卖这本书,其他课的教材都从师姐手中买到了。唯独这本书,我辗转了好几个大四宿舍,费劲嘴舌都没得到,最终还是网购来着。

后来终于开始上课了,老师的妙语连珠、神采熠熠让这门本来内容就蛮有趣的课程更加富有魅力了。这门课主要由心理辅导活动的概念、设计、操作以及评价这四个大篇章组成,把我们之前学过的心理学、教育学各门专业课的理念都糅合其中,算是对之前学过的理论的一种实施、体验了。

最初接触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中学时期,那时还不太了解是什么,就觉得是讲座。一般都是感恩、励志类的。全校人都坐在操场上,先进行热身小游戏,然后老师就开始或激昂地演讲。很多环节都忘了,只记得肯定最后都会有个配着背景音乐,老师煽情地说些什么,然后哗啦啦的好多人就会哭了,老师就随机点几个哭了的人上台分享他们的心情和经历。每次结束后,我和同学们心情都会放轻松,也对人生有了不少的思考。我觉得那些老师好厉害,对着一千多的学生和简陋的环境,只凭着麦克风和广播就能达到如此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如此,我反倒觉得我们这几组试讲都显得流于表面了。虽然表面看来教学设计符合理念、教学流程过渡自然,整节课下来很流畅,可是每次看完试讲我都觉得差了点什么。现在想到了,欠缺了对学生的收获和感悟的考量。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出发点不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么?可是评价的方面却只有教案设计、教学实施、ppt设计和教师素养这四个方面。可是却忽略最重要的一个考量方面----学生这节课的收获,却没有考虑。搞得试讲就好像成了比赛哪一组ppt制作精美、哪一组能让课堂氛围活跃、哪一组的设计环节更新颖更有亮点.迷失了根本目的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了形式而形式,是没有灵魂的框架,是披着心理辅导活动课外衣的活动课或者表演课而已。又或者说,我们的试讲太过追求完美了,反倒迷失了初心。这是我对试讲的个人感受,肯定有偏颇之处,望指正与见谅。

前面本来是要说课堂内容的,说着说着好像有点跑题了.下面谈谈对课堂组织形式的感受。

这门课是以小组为单位上课的,这种课堂组织形式很对我来说很新鲜,也让我体验到集体合作的意义以及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组织、调控能力。

刚听到要分小组且小组是利益共同体的时候,我是感到惊慌不安的。因为小组的分配是错开同宿舍的人的,我和宿舍外的同学都不算熟,交往少。此外我觉得我又懒又笨,怕拖累别人。反正当时各种纠结、忧虑。最惊慌是,我居然被选为组长。其实我那时候心里很狭隘,我觉得有任务下来大家肯定各自推脱,那我这个炮灰组长岂不是很麻烦?现在想来我觉得很抱歉,居然把队员们想得那么坏。

第一次组内协作就已经把我最初的忧虑打消了。绘制队名、口号的画时,组员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我确定方案后分配了任务大家也很配合,画画的画画、写字的写字反正没任何人是游手好闲的,人人都在为那幅画努力着。有思维特别活跃构思能力很好的人、有绘画特别厉害的人、有写字特别漂亮的人,可是少有能同时拥有这些能力的人。退一万步,就算有这么全能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一个人完成这幅画也是不可能的。然而小组却能完成得很好,这时候我深感小组合作展示的力量如此之大!我作为组长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人人都得做事。最有成就感就是发掘每个人的优点,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任务,让合作的效率、成果尽可能达到最优化。

总而言之,一个学期下来,这门课让我受益良多。我会努力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的。

篇3:缅怀英雄感悟中原

缅怀英雄感悟中原 本文关键词:中原,缅怀,感悟,英雄

缅怀英雄感悟中原 本文简介:【初中语文学生小论文】缅怀英雄感悟中原西华县逍遥回中九(1)班武龙飞指导教师:缅怀英雄感悟中原西华县逍遥回中九(1)班武龙飞指导教师: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使无数骚客竞折腰。徜徉于中原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心中油然而生的是熟悉的割舍不断的亲切。谈起中华文化,哪个不是拍案叫绝,赞叹连连,莫说哪气势磅礴的故宫建

缅怀英雄感悟中原 本文内容:

【初中语文学生小论文】

缅怀英雄

感悟中原

西华县逍遥回中

九(1)班

武龙飞

指导教师:

缅怀英雄

感悟中原

西华县逍遥回中

九(1)班

武龙飞

指导教师: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使无数骚客竞折腰。徜徉于中原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心中油然而生的是熟悉的割舍不断的亲切。

谈起中华文化,哪个不是拍案叫绝,赞叹连连,莫说哪气势磅礴的故宫建筑群,那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单是其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就如群星一样灿烂。而河南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河南,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美誉。

这里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经有过无数辉煌,也曾有过无数失意,无数的文化曾在这里交汇,无数个英雄曾在这里诞生,或侠肝义胆,或聪明过人,或才华横溢,或赤胆忠心……这些河南的英雄们在伫立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里,这些河南英雄的灵魂永远留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到移山的愚公,从神话中的洛水女神到现实里的医圣张仲景,以及在千百次的失败爬起来发明地动仪的张衡,法理铁面无私大义灭亲“青天”包拯,有巧借东风,唱“空城计”智慧化身诸葛亮;有替父从军,转战沙场,至今仍令人荡气回肠的花木兰,更有面对日军的封锁,吃草根仍将敌人打得心惊胆跳的将军杨靖宇;有在祖国倍受欺凌时仍大喊出“我是中国人”永不倒下的家乡英雄吉鸿昌……他们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数千年来的精髓,他们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他们,是河南的英雄!是由伟大的母亲河孕育了的英雄,是由厚重的河南承载了着肌体和思想的英雄!他们代表着河南的先进文化,他们是中国的骄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那些为我们熟知的英雄的生命随时光的飞逝而消逝时,河南的现代英雄们走来了,虽然服饰不同,但精神却一脉相承,血液里奔流的,依然是河南人民的数千年坚韧和执着的河南英雄走来了!他们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公仆焦裕禄,一心为公实事求是不为名利的史来贺,为朝鲜战争募捐为祖国人民歌唱的艺术家常香玉,保一方平安视人民为亲人的公安局长任长霞……众多的河南英雄走来了,他们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他们的却如同许多做了伟大事业的英雄一样受人尊敬。

你还记得他吗?一个热血小伙,当他正在海边大堤上行走时,看见大家突然都往一个方向跑去,有人落水了!这时的风力大概有6~7级,风卷着巨浪恶狠狠的拍向岸壁。“啪———啪”,这声音仿佛大自然在向人类挑战.一个巨浪把落水者托了起来,巨浪象在玩玩偶一样,玩弄一个生命于股掌之中。在那个时刻,他“扑通”一声,他接受了自然的挑战!在那种情况下,下海是非常危险的。他搏击着巨浪,一个又一个巨浪翻滚着,像一个个城墙一样难以跨越。每当他前进一步,巨浪又把他冲到后边,终因体力不支,被冲到岸上。巨浪又淹没了落水者,当他再一次听到岸上的人大声呼喊着:“人在那人在那儿”时,又是一声“扑通”,他奋不顾身,朝着人们指的方向跳了下去。落水者挣扎着,而他也在更加努力的前进。又一个巨浪……它像一张嘴,无情的大嘴,把落水者吞了下去。

警察急匆匆地赶到来营救落水者时,“请让我去吧”,他又一次站了起来,他系上了绳索,第三次跳下了大海。这次是那么地坚定,仿佛有一种不救上落水者,誓不罢休的气概。他摸索着,终于他拉住了落水者的手,落水者被救了上来,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太长,落水者已经死了。当人们回过神来,寻找那位青年时,他却早已无声无息地离开了现场。他就是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魏青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的人魏青刚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的动作,源于内心的品质,他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难道他不是“侠之大者”吗?他的大无畏精神,他的奋不顾身,舍己救人,不为名,不为利,他只是在救一个人,只是在尽一个河南人血脉里人本份。

当我们西华的洪战辉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一个与他没有亲缘关系的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他要撑起困难中的家庭,他过早地没有了同龄人的娇气和任性,他变得勇敢而坚强,当他准备承担这些责任的时候,他已从男孩开始,变成了困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生活。今天的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他不是我们的楷模吗?他无私,他勇于承担责任,他勇于挑战困难,我们学习不正需要他勤奋刻苦的精神吗?我们生活不正需要他勇于挑战、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吗?

在经历过许多沧桑之后,河南人民正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河南这片古老的中原大地,涌现出更多的英雄,勇斗歹徒的付建州,为救人勇敢走向死神的李学生,

和歹徒搏斗壮烈牺牲的民警付卫东……我想,这些英雄们并不是时时刻刻让我们感受他们的光芒万丈,他们只是在一些时刻,做到了英雄所做的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是真实的,触摸可见,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生活着的,有声相闻,他们生活在我们中间,他们和千千万万个河南人一样生活在我们中间,没有过多的张扬,没有多余的修饰,只是那样静静地站着,也许他们就是我们中间的一个人,他们是英雄,如同风雨之后的河南文化,他们是那些真正让我们起敬的人,他们所带给我们的具有非凡的感染力河南文化,博大,无私,丰富,包容,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你我他,我骄傲,源远流长的河南文化,我渴望有一天,我能够成为一个河南走出来的英雄。

点评:我们河南本来就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它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它的族精神厚实深邃,而小作者作为一名河南人,更有义务去了解它并向周围的人宣扬它。本文作者正是在学到了有关河南文化的知识文化的知识后产生这样的创作思想的。这篇文章以写“英雄”来展开对河南文化的描写,突出了河南独特的文化内涵,语言比较精练,创新新奇。这主要基于作者平时能通过多种媒体来了解河南的历史典故,加深对河南的认识;了解河南的历史名人及他们的事迹,感受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河南文化的伟大。通过对这些曾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了解,作者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他们身上迸发出的精神和品质,使人受益匪浅。同时,通过本文的书写,作者对英雄的认识逐渐提高,不仅仅局限于历史的英雄人物,更注意理解英雄的品质,从而寻找现代社会的英雄。全文流畅,有一定的可读性。

点评教师:

2013年4月

    以上《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