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

日期:2020-04-15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 本文关键词:制度创新,理念,大学

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 本文简介: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编者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2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和第19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现代大学的理念发展与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有多位学员在会上发了言。他们思想深刻,理论联系实际,对大家很有启发。本刊特选登其中的四位学员的发言稿,以飨读者。大学的永恒精神(中国人民大

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 本文内容:

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

编者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2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和第19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现代大学的理念发展与制度创新”

为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有多位学员在会上发了言。他们思想深刻,理论联系实际,对大家很有启发。本刊特选登其中的四位学员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大学的永恒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冯俊)

无论大学的历史被认为是几千年、一千年,还是几百年,一代又一代的大学校长们总是不断地在问,大学是什么?大学的理念或大学的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一方面,从最早的中世纪大学(例如,意大利的波罗尼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等),到现代大学(德国的柏林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直至20世纪以来的当代大学,每一个学校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使命和目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不同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大学的理念或大学的精神是每一个大学校长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学是随着时代在不断发展前进的,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的,因此,我们总是要不断地讨论大学的精神。今天,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的发展与民族的兴旺、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意反思大学的理念和功能。

然而

无论是中出纪的大学还是当代的大学,无论是西方的大学还是中国的大学,无论大的大学还是小的大学,必定有某种共同的东西使一个大学成其为大学。我认为,所有大学共同的地方就是大学的本质、大学的精神。反思大学的历史,我们能概括出大学精神或大学理念的这样一些共同点,我用五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普遍性(universality),国际性(Internationality),学术由由(academiC

freedom),大学自治(university

autonomy

和社会服务(socialservice)。

一、普遍性

大学必须是普遍的.大学是教授“具有普遍性学问”的学校、做“大学问的学校”。

大学必须教授普遍知识而不是特殊的技艺,因此大学与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是不能等同的,它不同于高等技术学院或职业培训中心。大学旨在让学生学习普遍性的知识,从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开始,它们就教授神学和七门基础性的学问,即希腊文、拉丁文、修辞学、算木、几何、天文和音乐等。即使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学科和知识被引进大学的课堂,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仍然是大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大学应该高度重视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一般能力。

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一般理智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约翰.H.

纽曼(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以他牛津的办学经验为典范发表了一系列著名的讲话,在1852年以《大学的理念》(The

ideaof

a

University)为题结集出版。他宣扬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一般理智能力。大学应该教学生怎样思维,怎样运用他们的理智。教育应该帮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大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而是教他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理智去获取知识。

怎样培养学生的一般理智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呢?

首先,大学应该有高质量的师资,没有一流的师资.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

外国有人说,University

is

the

people,中国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我认为、大师就是有普遍性知识、大学问、有超常智慧的人,他们用以教育学生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博学,而且是他们的创造性和激情,他们教学和研究的风格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第二,大学应该有幽雅和浪慢的校园文化。

大学应该有几分幽雅和浪漫,幽雅和浪漫一方面体现在学校的建筑风格、绿地、树木花草、博物馆和艺术馆、体育场馆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不仅要有大师.也必须有大楼,连楼都没有也不成其为大学。大楼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同时.它们的建筑艺术和风格也会使学生受到精神和美感的陶冶);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如音乐、舞蹈、运动和游戏、辩论会和知识比赛、研讨班和学术会议等,大学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体现学校风格和独特性的文化生活,使学生耳濡目染,接受良好的熏陶。大学生活是简朴的,但是,它也充满着浪漫和诗意,它会使你想起你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

第二

大学需要沟通与交流。

大学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共同体,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们之间的沟通对大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都生活在校园里,学生们有大量的机会交换他们的不同的思想和学术观点,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情绪,学生与不同学科的老师有面对面的接触。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性格特征的师生直接接触、交流,不同观点的碰撞、对话,不同情感的交融、宣泄,既有利于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激发,也有利于他们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大学本质上就是学生思想交流和沟通的地方,应该鼓励同学之问的互相学习和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第四,

大学应该教学生道德知识、个人修养,也就是说大学应该教书育人,培养人的心灵。

西方的观点认为,大学应该是培养绅士的地方,绅士就是有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的人。纽曼坚持认为,学院应该为形成有教养的绅士的文明使命作出贡献,大学应该培养心灵。罗伯特·哈钦斯[芝加哥大学的前任校长,1937年出版了《美国高等教育》(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一书]说、大学的目的就在于在全世界掀起道德的、理智的和精神的革命。在哈钦斯看来,大学的理念就是保存和弘扬长久的传统,为理性地思考人生的基础和各种问题提供钥匙。

相似地,在中国,我们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格.教他们怎样做人。中国古代《大学》一书中讲的“大学之逍大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重点都是强调德性的教养、自我完善。这一思想是非常有教益的,大学就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在社会上做人。我们要培养学生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单纯是一种知识的接受者或知识容器。学生应该对他人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大众树立道德榜样,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二、国际性

在拉丁文中,uni是“一”

的意思,vers是“朝向”的意思,“universitas”(英语为university)意思是“朝向一个实体”·或”成为一个共同体”。最早的大学,波罗尼亚,巴黎和牛津都是国际性组织,教师联合会和学生联合会,它们有共同的语言

——-

拉丁语,共同的宗教

———

基督教,教师来自不同的国度,学生可以自由地流动迁徙,所以,从有大学一开始,国际性和开放性就是大学的特征之一,是它本质的一部分。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人WTO给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将面临教育市场国际化和人才市场国际化的现实。不增强国际性,我国高等教育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性对一个大学来说越来越重要

,国际化成为一个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培养和聘任、行政组织管理都是在国际化的条件下进行的,离开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离开了国际性和开放性,大学将不成其为大学。大学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部应该有一种国际性的视野和开放的精神。

第一、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开展“强强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我国的大学与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开展“强强合作”。“强强合作”不仅是指强校与强校的合作.而且也应该包括强专业和强专业的合作。2.增强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国际性。增加现有课程的国际性,并增设更多的新的与国际和全球化问题相关的跨学科的课程;重视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增强教师和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和运用,提高教师和学生跨文化的学习和沟通能力及解决涉外问题的能力。3.

增强科学研究和学术规范的国际性。大学应该加强并创造一种新的机制来提高国际研究学科和比较研究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主办更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讨论班。4.

增强师资队伍的国际性。教师队伍应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或经常把我们的教师送到国外进修、交流学习。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的学者和海外学人来校短期讲学和长期任教。5.

增强学生群体的国际性。学生应该成为大学国际化战略的中心,为学生创造到国外学术交流、学习、实习的各种机会。大学应该大量增加招收外国留学生,使外国留学生和本国的学生融为一个整体,使校园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共同体,大学创造一种能够培养未来外国领导人的文化氛围。6.

增强学校管理机构的国际性,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管理经验。7.

增强教育法规建设的国际性。

第二,在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1.

加强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增强人才对于全球化和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人才除具备其他基本素质外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最根本的素质:(1)应具有创新精神,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即创新型人才;(2)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的国际型人才;(3)具有健全的人格,善于与人共处的团队型人才。2.加强道德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在多元文化的条件下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3.维护教育主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三、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而该是大学的灵魂,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真正的大学。国家和学校本身应该尊重对于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自由。

威廉·冯·洪堡根据其大学理念在1810年建立了柏林大学,他认为大学应该以三条原则为基础,那就是科研和教学相统一、教学自由和学术自治。从此以后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一直是大学理念中的重要部分。

根据国际大学联合会1998年4月发表的题为“关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讨会责任的宣言”

中的定义,学术自由是学术团体中的成员

————

即学者、教师和学生

————

在那个团体决定的框架内根据伦理规则和国际标准来从事他们的活动的自由,而没有任问外部的压力。

我认为学术自由有多种含义:首先,学术自由是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大学是探求真理的地方。所有的知识分子应该有献身真理的精神,是为了迫求真理而追求真理,而不是出于追求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势的目的去追求真理。同样,任何权力和利益都不能改变大学研究的方向和结果,大学研究者的判断不应受任何权威——无论是宗教的权威还是世俗的权威——所左右、所扭曲。坚持真理和崇尚科学应该成为知识分子的信条。

其次,学术自由应该是对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意见有一种宽容精神,通常科学的见解是与大众的信念相反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甚至科学家们的发现或结论被常人判断为不可接受和不可容忍的。所以,我们应该培育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让不同的观点自由地碰撞交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科学的灵感来自论辩,没有不同思想的碰撞就没有真理。学术自由要求我们要加强高等教育的机构之间、学者和学生个人之问的多元性、宽容性和学术的协同性,反对任何话语霸权。

第三,

学术自由既包含教师进行研究和教学的自由,也包含学生学习的自由。我们总是强凋老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自由的重要性,但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大学必须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自主学习,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和更大的选择空间。

第四,学术自由要求学术团体和学者个人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评价时应遵循学术道德和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学术自由要求学者们的自律。学者们要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使我们科学研究的成果有益于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学术道德,尊重和不窃取他人的劳动和学术成果,遵循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不浮躁、不浮夸,不做泡沫学问。

四、大学自治

在学术方面,自由是必不可少的,同样,在管理方面,

自治对于大学来说是必要的,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在上面提到的同一个宣言中也指出:机构自治原则可以定义为大学所需要的对于外部干涉的必要程度的独立性,大学有权决定其内部机构的组织和治理、内部资金的分配、非公共来源的收入的产生、员工的招聘、入学条件的规定,以及大学能够自主地从事教学、科研及国际交往活动。

大学应该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获得合法的独立地位,摆脱外部干涉。大学不应该是政府机构的延伸,不应该是企业商社的附庸。要真正做到大学自治,首先就要改革大学的拨款制度,解决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学校与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的关系。

五、社会服务

19世纪以后,美国的大学变得越来越注重实际,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学系统和机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大学从事的教学、科研和培训的项目涉及到一切可能的领域,为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大学变成一种日益复杂、无所不包的、具有多种目的和功能的综合体。因此原加州大学总校校长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就认为我们应该把英文中的“university”(大学)一词改为“multi-versity”(综集大学)。

由于在去上几十年中,科学研究史无前例地增长,知识广泛地传播,社会也赋予学校巨大的社会责任,大学应该促进人类的发展,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大学既要回应环境保护、根治贫困、反对暴力、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等全球性问题,同时还承担着促进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所以.大学现在要,将来仍然要满足社会的近期和长期需要、为社会提供服务和智力支持。

1998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将大学的功能规定为四个方面,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科技创新的中心、传承文化和国际交流的桥梁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基地。我认为这是对大学的社会责任的最好的规定。

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或为社会提供服务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首先,大学作为智慧的殿堂,应该为社会形成占主导地作的意识形态,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创造新的生活风格,树立新的道德榜样;第二,大学应该为社会培养有大学问的学者和为地方发展培养专门人才;第三,大学应该利用创新科技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繁荣地方经济提供可能的智力支持:第四.大学应该利用它的国际联系来促进人民之间的跨文化的理解。

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的运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信息时代为大学提供了广泛的从未有过的机会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更具创造性地为社会服务。但技术无论怎样发展,大学也不会过时;信息技术再先进,教授也不会过时。人总是被人教育,而不是被机器或电脑教育。无论技术对大学的挑战有多大,它都不能改变大学的本质。

    以上《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创新》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