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小学教育故事:让童心相遇美丽文字

  小学教育故事:让童心相遇美丽文字

  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着名诗人马尔夏克说:“孩子们是最爱诗的,七岁以前,他喜欢带韵脚的诗;七至十一岁,爱有情节的故事诗;十一至十五岁则喜欢描写英雄人物及抒情味的诗……”晨诵,在生命的黎明;晨诵,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如何让晨诵成为孩子一天的享受?需要教师与孩子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让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下面谈谈由自己一次晨诵实践所想到的:

  一、选题·纠结

  来到望湖小学即近一年,虽然我也有十余年的教龄,不再是所谓的年轻教师了,但是望湖还是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新,胡冬梅校长将她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于我们,这是我最大的获益。这次我们所有老师的图画书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也是胡校长的大胆创新之一。其实原本我也想上40分钟的课,因为40分钟里能有足够的缓冲时间,让我的教学设想能有更深入的探究,其她两位老师已经选了课题,那么我也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试在15分钟里充分挖掘《日有所诵》的魅力,抓住清晨8:00——8:15这记忆的黄金时段,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一天当中,人通常有4个记忆的“黄金时段”,第一黄金时段:6-7点钟。第二黄金时段:8-10点钟,这段时间,人体完全进人兴奋状态,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尽,大脑记忆力很强,此时是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而且,这是学生一天学习生活的开始,也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第一次行为,因此,我想,我们不能看清这15分钟,甚至比平时的正课还要重视。

  其实原先我也以为,晨诵还不简单吗?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三字经,读一读儿歌,读一读语文课文、英语单词,只要时间保证就行了。自己亲自接触后,突然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晨诵原来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出示一首带拼音的儿歌,让孩子们自己拼一拼,读一读,“老师,我会读了,老师我来读吧”不断举起的小手让我喜笑颜开,如果把拼音的巩固都放在读卡片中、不断地拼读中进行,那将是一件多么枯燥的事情?可是看看小孩子不断举起的小手,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一下子会读儿歌了,那是多么激动的一件事。孩子开始朗诵了,不经意间,孩子的脸上充满了笑容,表情随着儿歌的内容而变化着,动作随着儿歌的内容而变化着。在不断地模仿中、赞扬中,学生的语感在提高,因为儿歌中不断接触轻声、平翘舌音,这些平时孩子读书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都在儿歌中得到纠正。

  孩子们的耳朵可灵了,哪个孩子平翘舌音没读出来,鼻边音分不清,前后鼻音读错了,轻声没注意,他们马上举手提醒了。简单的儿歌读了几遍后,孩子就记住了。可能今天在我的课上,听课的老师们会有疑问,怎么童诗刚出示,孩子们就能基本正确的读出来呢?那是因为学生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训练,读的儿歌多了,练得多,自然就熟练,熟能生巧,自然朗读技巧也就略知一二了,所以现在上课,对于读音,老师基本不要花太多时间,同桌互读时,就能解决字音问题。

  由朱永新先生积极倡导,由一群热爱教育的草根社团发起的“新教育实验” 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晨诵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

  我们学校的晨诵内容涵盖面比较广,有薛瑞萍老师主编的《日有所诵》,徐建顺等一些老师编的《我爱吟诵》,还有《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日有所诵》上学期一共背了80首,这学期至现在积累了30首。今天的晨诵就是以《日有所诵》为本,向各位老师呈现的初步探究。

  二、课堂·兴奋

  《春天来了吗》是一首问答式童诗,我把目标定位为:1、积累关于春天的两首童诗,一首精读,一首略读。感受无处不在的春天,充满活力的春天。2.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在反复诵读、感悟、记忆及尝试创作等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3.培养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初步感受儿童诗的艺术美。

  第一个环节是师生问好,不同于平时上课,配上巴赫的乐曲,类似于西方神圣的祈祷祝福仪式,这是晨诵的重要仪式。然后是诵读开启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这种庄重而又活泼有趣的仪式让学生感受到晨诵这一时刻的重要,让晨诵成为一天的享受。我同时观察到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在我轻柔的问候声中,他们的脸上现出平和、幸福的表情,声音也变得柔和,心也就沉静下来,这对于下面的学习是良好的开始。

  第二个环节是直接导入新课,在备课时开始,我是想板书“春天”,问学生由此想到了什么,拓展想象,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在创设情境上浪费时间了,于是开门见山,板书“来了吗”,直接学习新诗,这是这节课的重点,我让学生充分地读,一遍遍读,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形式: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个别读、接力读、男女对读、表演读,各有各的动作,各有各的表情,个个沉醉其中。在充分的朗读中让诗歌的意韵、情感慢慢地渗透、浸润孩子的心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今天的课上,我即兴加了一个环节,问:“你们觉得这首诗怎样读比较好玩,你想怎么读?”杨君说,一段一段读。我纠正她,诗歌不说一段一段,是一节一节。让小组开火车,一组读一节,因为平时语文课上,我也经常这样训练,所以小组接力读时,既整齐,衔接也很好。冷锦晨是个很好玩的小姑娘,她说,把四句全部问完再回答,让我感到很意外,因为这首诗共四节,每节都是一问一答,这样完全打乱诗歌内容的读,我们从没尝试过,什么效果就更猜想不到了,但既然她提出建议,那我们也不妨试一试,我请冷锦晨所在的一组同学读问句,其余两组读回答,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们把“春天来了吗?”连声问四遍,一边微笑一边疑问,一遍比一遍感情丰富,这其实就是连声质疑啊!似乎在问:“春天真的来了吗?”另外两组同学连声回答:去问   哎呀,真有意思,一首诗歌在不知不觉中居然被孩子们改了,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孩子们就是天生的诗人!我的女儿两岁半,中午吃了饺子,午睡时,她模着自己的耳朵说:“妈妈,耳朵是饺子!”天才!千万要呵护孩子们天生的想象力!儿童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肯定可以成为儿童内心的容器,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儿童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

TAG标签: 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