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语文语感教学随笔_语文语感教学心得随笔

篇一:语文教学中对语感问题的一些体会

语文教学中对语感问题的一些体会

语文,其实就是语言文字。在教学中,就是需要人们对语言文字进行感悟、体会,以达到对文本的解读。这其实就是我们语文老师平时说的“语感”。在30年代,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的问题,认为语感是文学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的教学界,开始逐渐对语感有所重视,发表的研究论文也较多,笔者不揣浅陋,想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首先,我想说说语感的特性有些什么?

一,语感具有人文性。一方面,语言是人类的语言,他是服从于人类的交流需要而产生的,进行语言交流的主体是人,要传达的是人类的情感与内容;另一方面,离开了人的语言是死的,毫无意义的,它仅仅是一堆符号或图形而已。所以我们对语感的认识,首先应该明确语言是活生生的,是思维的工具,具有人文性。因而语感应该也是活生生的,具有人文性。这是语感的本体论的认识,也是反映论的认识。二,语感具有直觉的整体性。语言的产生,既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人大脑对世界的反映,在语言的原初性上,语言具有直觉性,所谓出口成章就是直觉的表现和反映;不仅如此,语言的直觉性不仅是对事物的具体断裂反映,更是大脑对整个事物形象和联系的反映,是对世界的一种整体的思维,尤其是从形象到抽象的由表到内、又具体到一般,然后上升和返还到形象隐喻的过程。所以,语感具有直觉的整体性。这是语感的表现特点。三,语感作为对语言的感知,它必然要受到语言规范的限制,所以语感实际上也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还有,语感是对语言感悟的积累,在整个进行过程里,必然要受到情感的作用,具有一种心理情感的表达;又由于语感是要在语言实践中展开,语感还具有对语言的整合能动性,它可以在对语言的体验积累中,整合语言的整体特性进行感知,并且还能在语言学习中举一反三,具有能动性。这是语感的实践特点。

我想从语言习得的角度谈谈语感思维的训练。

语言学习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另一种是学得(learning)。语言习得,是指主体在自然母语环境中,通过接触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 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小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快且强,是令人惊讶的。这就是语言习得。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逐步将抽绎出来的母语的语言规律得以知识的形式内化,转换为自己的“ 内在模式”,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感的培养中注意语感的思维训练。对应于语感的特性,对语感思维的训练,我们以为有这么几个方面需要加强。

一,着重培养语感思维的直觉性。这几乎是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 与验证的环节,在一刹那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并能熟练地创造与生成新的言语。一些人 “一听就懂”、“一目十行”和“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的这种直觉性的外在显现。“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所以,语感的直觉性实际上是主体对语言的悟性。二,培养语感思维的符号转换性。语言是一种符号,但又是蕴涵人的情感、事物的形象和意趣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语言符号能够进行情感转换,形象转换,意趣转换等。这是需要对语言的整体性有所把握的。如王之涣的《凉州

词》,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应该让学生看到诗句在头脑中有具体的形象反映,形成想象:白云悠悠地飘荡在一座孤城上,城周围都是高耸险峻的丛山,而远处黄河犹如一条细细的带子,在白云间时现时隐。并要求能转换出情感的体验。三,就是语感思维的整体性培养。只有使语感思维训练成整体性的思考习惯,语感才能有准确和恰切的体会和感悟。这尤其要体现在对语感形象性培养上。如贺知章的《柳》,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这既是以人写柳树,也是以柳树来写人,二者互为比喻,形成对诗歌的整体性感知,而不至于各有偏废或者割裂诗歌的整体形象,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感悟。四,语感的培养还要注重语言的同化思维。皮亚杰认为,“同化是指主体在认识客体时用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来阐释和说明客体 ,即对客体进行整合、加工的一种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感就是主体作用于言语对象的结果,是建立在语言材料意义被有效接纳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它既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又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反馈与输出。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由语音与词义组成的语基,由词汇与语法组成的语构,由语基与语构的灵活运用所组成的语言执行功能即语用,这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言语层级系统。语基服务于语构,语基与语构又服务于语用,只有语用才直接与语感发生作用。主体只有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具体的语用层面才会获得各种不同意义,形成语感。另,由于语言的规范性、稳定性,语感的同化思维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自身规律的惯性来实现。这就是语言的惯性学得。

我想最后谈谈语感训练的一些策略与方法。基于以上的体会与理解,我们认为,一是语感训练的人格策略。由于语言的人文性,语感的训练也要贯穿人文性。而这首先就是需要我们能够感受到语言的个人的人格魅力。不同作者的笔下语言,会有不同的性格气质情感的表现,语言特性就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点。如朱自清的温雅多情,纤细清丽,老舍的亲切温厚,幽默明艳。我们从“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和“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这些句子里,明显可以感受到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心境,反映出各自迷人的人格魅力。其实语感训练中的人格特点,颇为一些人所忽略,在此,值得我们提倡和注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语言训练底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其次,就是实践能动的策略方式。语言说到底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实践,只有训练学生的主动语言实践,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语言感知,尤其是语言的个性和人格特点,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经验才能深入体会的,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和能动参与。这对培养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受到先贤的影响,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有很大好处。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素质教育中需要尤其关注。这样才能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课外教育等联系在一起。第三,从语感的整体形象感知出发。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我们说整体感知,就是要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出表达的深厚意蕴。又,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说到底直觉思维属于形象思维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因此,对于语感的培养来说,这种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力培养来说,更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因此我们在实施语感教学时,首先就要注重学生的想象联想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真正在美的熏陶下领悟语言的精妙,领悟语感的学得。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将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光二者交融,让人可以忘记忧伤,完全沉浸于美之中的特点写出,使人对美有着更深的理解。“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这句话看似病句,但通过想象,我们可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会觉得这病句不病,

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从而读出这段话的言外之意。其次,运用语言知识来加强语感的训练。一般,我们有些同志,一谈语感训练,就以为和语言基础知识无关,可以抛开语言知识的学习,甚至偏激的认为,语言是活的,而知识是死的,所以语感的培养,完全不应该要有知识的束缚。其实,此言大谬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毕竟是对语言的感悟,不可能脱离开语言的固定特点,虽然语言的运用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仍然要遵循语言的稳定性特点,遵循语言知识和规律的许可;尤其语言知识的规律性,可以帮助我们对语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加强学生学得的速度和兴趣。另外,知识中的修辞知识、词汇语法知识、写作谋篇知识等,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语言运用的生动流畅感、语言运用的规范确当感、运用语言的和谐统一感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懂得语感训练的层次性。“1,表象感知层,如语言材料表达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具有什么语气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朱自清《春》)这一段描述性文字,表达的内容就是:春天里嫩绿的小草长起来了,到处都是。感情基调:对春草的热爱。语气:舒缓的陈述。 内容、感情、语气这些属于“文面”上的东西,是语言材料的表象,对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来说,这些是一目了然的东西。2,理性认知层。“一是语言材料的深层情境,二是语言材料的层理关系,三是语言材料的内部构建。”仍以《春》的这段文字作材料。我们可以对它作出自己的分析。3,哲理探究层,它是语感对象的最高层次。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蕴涵了什么哲理,二是语言材料给人的启迪是什么。语感对象的这种层次性,实际上对应了我们写作和思维的层次性。所以我们的语感训练,需要有过程的逐渐性,训练要有阶段的推进,并逐渐深入。

篇二:语文教学随笔10篇

语文教学随笔(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个性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语文教学随笔(二):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有过思考,也取得了必须的进步。现把自我平时的一点心得拿出来晒晒,期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忙。

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还记得我上小学时就经常在语文课堂上溜号或困乏了。但是,如果能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就会

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巧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联想空间,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元素,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就不仅仅能调动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如:在教学《锄禾》这一课中,我教学生改读为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绘画加深直观认识。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潜力和抽象概括潜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用心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资料。例如:在教学《云房子》这一课中,我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印象画出心中的云房子,加深了学生对云的直观认识和这一课的理解。

三、即兴表演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孩子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这一课中,我让孩子分主角进行了表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课堂的资料如果换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将会更地深刻留在学生脑海。

教育呼吁创新,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加强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联系,把读与唱、画、演等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语文教学随笔(三):

以追求美的享受语文课注重审美体验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

的基本潜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

语文教育就应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标中在阐释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潜力、阅读潜力、写作潜力、口语交际潜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构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

谐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另外还需要清楚的是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就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超多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每个语言文字都是一颗跳动的生命,都具有必须的感情色彩,丰富的内涵,花能使你想到百花盛开,那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还会是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却那样坚韧,在风雪中傲立的小花。百合花让你感觉到清纯,淡雅。玫瑰花则让你感觉艳丽芬芳,热情似火。仅仅是百合与玫瑰两个词语的不一样,仅仅是这两个字的差别,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不一样的刺激,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母语所赋予我们的空间,灵感。也是唯有我们的母语才有如此的魅力。每个跳动的音符都会激起孩子们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都能使你产生丰富的联想,都会让你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孩子们赋予每个文字以新的生命赋予它变化的色彩,使他尽显英雄本色,尽其使命。也应让孩子们尽情享受文字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用孩子们的特有的童音,用他们独特的理解,让他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种境界。我在不断追求着。我们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中不断感受美,创造美。让每个中国人都喜欢我们的母语,这是每位语文教师甚至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职责

语文教学随笔(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个性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潜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语文教学随笔(五):

在我今年接手的新生中,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问道:老师,你为什么没有领着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分析课文呢我认为你应讲得再细点,这样我们会理解得更好。这说明学生已正在由过去的被动理解、消极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一样见解、敢于反驳老师的新型学生转变。

今日的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表达潜力的培养,这在他们的口头表达上更突出一些。不论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还是课堂上的发言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初见成效。以今年的新生为例,他们对朗读的要求明白得更多,表现得也更好些。

就应说此刻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应试教育时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对学生潜力的训练与培养,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觉得有几点不足:

第一,拼音教学还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在近几届的学生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夜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第二,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如以、已的用法不分,经常错写成以经、已后。总之,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先入为主,这些错误在初中阶段纠正起来很困难。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还就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及领悟潜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生活。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此刻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家庭生活还是写学校生活,选材仍然狭窄,资料也不新鲜。

期望小学的语文教学在注重对学生潜力、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基础教学,因为只有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语文教学随笔(六):

应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透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此刻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像这样教学,能否到达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窃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务必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用心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务必带有强制性。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小学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必须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篇三: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三十九中学 汪丽萍

一、 语感训练的重要性

语感能力是指对语言文字的灵敏而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首先提出“语感训练”这一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后来叶圣陶先生专门阐发了这一观念,叶圣陶先生认为:“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确实,作为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了这个关键,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这个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语感能力训练的重要性,还可以从语感能力的三个特点来观照。

第一、从感受速度上说,它具有瞬时性的特点。具备了语感能力,就能够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写就通,一说就顺,而且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提到语感,常常联系到“敏锐”、“敏察”等词语,原因也就在于此。

第二、从思维方式上说,它有直觉性的特点。有一定语感能力的人往往用不着语法分析就能正确地抓住整句整段的意思,甚至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就是直接的过程,叶圣陶先生在《训练语感》一文中引用过夏丏尊先生的一段话:

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草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夏先生这里所说的“语感敏锐的人”的种种联想、感受,显然也是直觉思维的活动。

第三,从功能上说,语感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语感能力是一个人诸多品格、学识的综合体现;语感训练又会使学生得到体验生活、认识生活、陶冶情操的锻炼。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如果能使学生的语感对毛泽东同志作品的语调做出灵敏的反应,在朗读中准确地再现他的语调,实际上就是学生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感的渠道与毛泽东同志注入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对流契合。这样,思想教育与语言教育就自然而然融为一体,文和道也就自然而然达到完美的统一。

二、 语感训练的主要目标

参照语感能力的如上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感训练的主要目标确定为:

1、语言的形象感。也就是在读书时脑海里要能浮现出生动活泼的形象画面,甚至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作为千古名篇,文章文笔瑰丽,精美严整,写景则成绝妙好图,写志则抒肺腑之言。其中尤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为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满天,孤鹜翩飞,相映而增辉。而欣赏这样的文句,没有一定的语言的形象感,怎么能够领会其中的妙处?

2、语言的意蕴感。就是要读出文章深刻的含义,比如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用委婉、象征、反语等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等等,都要能读通、读懂、读透。《雷雨》是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作为剧本,《雷雨》的人物语言拥有丰富的潜台词。试举一例: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的四个阶段对话中,周朴园在多次问及侍萍的真实姓名时用词与语气各有变化:

“你——你贵姓?”

“你姓什么?”

“你是谁?”

“哦,你,你,你是——”

在这四处看似简单的台词背后,就有着人物复杂情感的流露。第一处,周朴园误以为侍萍是新来的下人,所以盛气凌人地让她离开屋子,后见侍萍的关窗动作似曾相识,顿生疑窦,因而语气略显迟疑。这充分说明三十年前与侍萍之间的纠葛,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很容易被勾起记忆。第二处,在听到侍萍自称姓鲁而暂消疑虑后,周朴园又发现了侍萍的无锡口音,忍不住又想探听侍萍当年离开周家的情况,但又怕过去的丑行为人所知,所以说话吞吞吐吐。在问及梅家小姐的事情之后,侍萍痛诉自己不幸遭遇的话语,不能不使周朴园心惊肉跳,如坐针毡,不由再次对侍萍产生怀疑,问其“你姓什么?”时话中的惊讶与怀疑溢于言表。第三处,听到鲁侍萍又一次“我姓鲁”的肯定回答后心头一块巨石刚落地的周朴园,得知“这个人还活着”的消息,如遭雷击,倍感惶恐。“道德家长”的面具将被剥去,名誉、地位、体面可能要丧失殆尽,这种威胁实在太大,这就使他重又绷紧心弦,以至“忽然立起”。“你是谁?”已不是“你姓什么”的简单重复,而是含着对侍萍前两次回答的否定,其中包含着显而易见的潜台词: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对这件事了解得如此清楚?第四处,侍萍悲愤已极,终于借熟知周朴园的生活琐事含蓄地道破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周朴园不禁震恐万状,手足无措,“徐徐立起”,说话也前言不搭后语,这一特定环境下的人物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

3、语言的情趣感。就是要体会文章包含的感情和趣味。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语文学科里,情感不仅粘附于语文表象而存在,还能通过语言的表现化而得到传递,甚至以标点符号为载体得以表达,通篇看来,情感往往又是贯穿始终的红线,串珠成链的金丝。语感训练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就能把握人物情感的脉搏,与之发生共鸣。这样,语文教学情感领域的训练任务也能得以落实-----不间断的情感体验,使情感内化成为一种可能。这一能力在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尤为重要。

4、语言的形式感。就是不仅仅从内容角度研究“写什

么”和“为什么写”,而是更多的从形式角度注意“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把握作者表达上的特点,给语言能力的训练赋予实实在在的内容。

三、 怎样训练学生的语感

第一、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增加实践机会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感受与理解错位的现象相当普遍,因为片面强调理解,一味地条分缕析,甚至肢解割裂,满堂讲下去,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其实,理解与感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解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把握对象的意义,它一般只及于言语的内容;而感受则是在一定程度理解的基础上调动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功能去触摸言语对象的整体存在,品味它说什么,怎么说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说,不但及于它的内容,同时也及于它的形式,感受基于理解,又能加深理解;理解只能深化感受却不能取代感受,感受重于理解。”而要加强感受,则应端正思想认识,多给学生实践机会,不少前辈已经在课堂教学结构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如钱梦龙老师“认读、辨体、审题、发问、质疑、评析”的“六步自读法”,就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多进行感受、感知课文的实践,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大有好处。而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上,多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听说的实践,尤其多给学生预习、朗读、体味、涵咏的机会,也都是加强语感训练的良法。

第二、 语言训练与形象思维训练

结合起来

培养语感能力,要多进行朗读、背诵等方面的语言训练。同时要训练学生在练读时让思想插上想象的彩翼,在作者描绘的艺术天地里,甚或在“读者”创造的艺术天地里,自由地飞翔。这种想象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以《孔乙已》为例,可以进行的有:

1、“还原式”想象。即根据作品里语言文字的描绘,

化符号为画面,化间接为“直接”。想一想,作品描绘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自然景色、活动场面?比如《孔乙已》中鲁镇小酒店的格局、孔乙已的形象,就可以根据作品的描写激起“内心视象”。

2、“推测性”想象。即根据作品的一些概括性描写或者一些暗示,去想象画面以外的东西。比如课文里写“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文章到此结束,没有明确说明孔乙已的死。读到此处,可以推测,孔乙已回去后,面临怎样的艰难境地?他最后的岁月是怎样度过的?这样,对“孔乙已”的同情心及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之情十就更强烈了。

3、“连续式”想象。不是停留在一个画面上,而是在想象中放映“电视连续剧”,把一个个画面连接起来,在整体上加深对作品的感受,比如孔乙已几次到店的情景,就应形成学生想象中画面层次。

4、“比照式”想象。即拿别的画面与作品的描绘相比照,使想象的画面更丰富。比如教《孔乙已》时,组织学生想象“假如孔乙已在现代”,就是意在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孔乙己悲惨的遭遇相比较,从而更深刻地体会造成孔乙己命运的社会原因。

第三、 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语文知识规则

的学习结合起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这是指的听、读、重读、抄写,用手用舌头去练习,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尽量时时这样去做。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得来的知识。”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研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上的研究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论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才是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