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秋季学期八年级上物理段考试卷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六个步骤,下列关于六个步骤的顺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C.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2.—些人对声现象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快慢在各介质中都相同B.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C.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3.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4.下列几种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晚会上,舞台上的合唱团发出的激昂而嘹亮的歌声

B.交响音乐会上,几十种乐器演奏时发出不同音色的乐器声

C.正在放映精彩影片的影剧院里,两位同学轻轻的交谈声

D.春游活动中,同学们活泼轻松的说笑声

5.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正常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为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6.张强同学感冒了,感觉有点发烧,他取来一支体温计来测量自己的体温,第一次忘了甩几下就去测量自己的体温了,后来想起来应该先把体温计甩几下才能正确测量体温,于是,他就把体温计的水银甩回玻璃泡之后又测量了一次,两次读数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

A.刘强的体温为38℃,第一次测量的体温计示数为38℃

B.刘强的体温为39.1℃,第一次测量的体温计示数为38℃

C.刘强的体温为38℃,第一次测量的体温计示数为39.1℃

D.刘强的体温为39.1℃,第一次测量的体温计示数为39.1℃

7.关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莫测的黄山云海属于水的汽化现象

B.晶莹剔透的冰柱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C.童话般的“雾凇”奇观属于水的液化现象

D.植物叶面上的蒸腾作用属于水的汽化现象

8.雨、雪、雾、霜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的景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春天的雨是熔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秋天的霜是凝固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冬天的雪是汽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9.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安全灯是红色的,而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的照射下是蓝色的

B.蓝色液柱在红光下呈黄色,看得清楚

C.蓝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D.暗室安全灯是红色的,若温度计的液柱是红色,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楚

10.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选用圆形白炽灯做光源,用月牙形的小孔,则光屏上像的形状是

A.圆形的B.直角形的C.月牙形的D.灯丝状的

11.若平行光被某种镜面反射后,你感觉到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一点发出的,那么这种镜子是

A.凹面镜B.平面镜C.凸面镜D.都有可能

12.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及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

A.像变小,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C.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D.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8题,每空1分,共24分)

13.自然界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传人我们耳中的。

1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因钢尺▲而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这幅图的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

1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填序号)。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1所示,为▲℃。

(3)根据表中数据,水的沸点是▲℃。

(4)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水的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

16.这两幅图是提醒在使用高压锅的蒸汽熨斗时防止水蒸气烫伤的示意图: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温度和水一样,都是100℃。然而,水蒸气导致的烫伤通常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原来,当人的皮肤与100℃的水蒸气接触时,水蒸气首先要▲为100℃的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然后100℃的水在降温过程中还要向皮肤▲,所以在▲相等的情况下,水蒸气向皮肤放出的热量更多,因此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17.①如下左图所示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从图中观察到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这是因为壶嘴周围气体温度与水蒸气温度相差▲,不易液化。

②水的“自白”:我是水,我现在的体温如图所示,并且我还在放热,请你告诉我,我现在的体温是▲℃,我正在▲(填“熔化”或“凝固”)。

18.很多地区为降低考场温度,在考场内放一个大冰盆,这是因为冰▲时要_▲(“吸”或“放”)热,在这一过程中温度▲。

19.运动会上百米竞赛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这样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20.如左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一个时钟和一个电子钟面在平面镜中的像,此时的实际时间分别为▲和▲。如下右图所示,两块相交的平面镜M1和M2,一束平行于M1镜面的入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平行于M2镜面射出,这时两镜面间的夹角=▲。

三、解答题:(本题共7题,共52分)

21.(4分)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22.(4分)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求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

23.(4分)如图所示是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确定点光源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24.(6分)用下面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1分)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

(2)(1分)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右图,该物质的熔点是▲。

(3)(1分)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选填“固”、&ldquo

;液”、“固液共存”)态。

(4)(3分)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质的温度较高?▲。

为什么?▲。

25.(13分)在学习弹奏吉他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

A铜600.76F铜1000.76

B铜600.89G铜801.02

C铜601.02H尼龙801.02

D铜800.76I尼龙1001.02

E铜▲▲

(1)(2分)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三种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三种琴弦进行实验。

(2)(2分)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4分)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长度▲(选填“相同”或“不同”)、用相同的力去拨动松紧程度▲(选填“相同”或“不同”)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4)(5分)如图所示,小利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1分)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②(1分)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琴弦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③(2分)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不能听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④(1分)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另一方▲(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6.(5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2分)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积的大小;b.液体的高低;c.液体的快慢。

(3)(1分)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I.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相同。

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1分)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填“有关”或“无关”)。

(5)(1分)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法。

27.(16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1分)实验在▲(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比较好。

(2)(5分)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小明选择▲(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运用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3)(1分)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放置,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在同一高度上,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2分)利用▲法比较像与物关系,即用蜡烛B取代蜡烛A的像。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蜡烛▲点燃。

(5)(1分)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6)(1分)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7)(1分)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上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呈现,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填“虚”或“实”)像。

(8)(1分)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移近2cm,则蜡烛B应▲(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2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9)(1分)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而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为了▲。

A.造型奇特B.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10)(2分)按图乙所示进行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ABACCCDBDDCD

二、填空题:(本题共8题,每空1分,共24分)

13.振动空气

14.振动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5.(1)③(2)94(3)98(4)等于

16.液化放热质量

17.①较小

②0°凝固

18.熔化吸不变

19.不准确声音传到终点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20.9:3020:5160°

三、解答题:(本题共7题,共52分)

21.(4分)(略)

22.(4分)(略)

23.(4分)(略)

24.(6分)(1)(1分)-8℃(2)(1分)0℃(3)(1分)固液共存

(4)(3分)一样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5.(1)(2分)ABCADF(2)(2分)801.02

(3)(4分)相同不同

(4)(5分)①(1分)固体可以传播声音②(1分)铜传播声音的效果比尼龙要好

③(2分)琴弦振动停止,声音不能通过琴弦继续传播④(1分)不能

26.(5分)(2)(2分)温度表面空气流动(3)(1分)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1分)有关(5)(1分)控制变量

27.(16分)(1)(1分)较暗

(2)(1分)较薄(2分)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2分)方便比较像与物形状与大小

(3)(1分)垂直(4)(2分)等效替代A(5)(1分)A(6)(1分)大小

(7)(1分)虚(8)(1分)靠近(9)(1分)D

(10)(2分)刻度尺测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比较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即探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能说明问题就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的)

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六个步骤,下列关于六个步骤的顺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C.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2.—些人对声现象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快慢在各介质中都相同B.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C.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3.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4.下列几种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晚会上,舞台上的合唱团发出的激昂而嘹亮的歌声

B.交响音乐会上,几十种乐器演奏时发出不同音色的乐器声

C.正在放映精彩影片的影剧院里,两位同学轻轻的交谈声

D.春游活动中,同学们活泼轻松的说笑声

5.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正常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为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6.张强同学感冒了,感觉有点发烧,他取来一支体温计来测量自己的体温,第一次忘了甩几下就去测量自己的体温了,后来想起来应该先把体温计甩几下才能正确测量体温,于是,他就把体温计的水银甩回玻璃泡之后又测量了一次,两次读数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

A.刘强的体温为38℃,第一次测量的体温计示数为38℃

B.刘强的体温为39.1℃,第一次测量的体温计示数为38℃

C.刘强的体温为38℃,第一次测量的体温计示数为39.1℃

D.刘强的体温为39.1℃,第一次测量的体温计示数为39.1℃

7.关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莫测的黄山云海属于水的汽化现象

B.晶莹剔透的冰柱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C.童话般的“雾凇”奇观属于水的液化现象

D.植物叶面上的蒸腾作用属于水的汽化现象

8.雨、雪、雾、霜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的景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春天的雨是熔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秋天的霜是凝固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冬天的雪是汽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9.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安全灯是红色的,而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的照射下是蓝色的

B.蓝色液柱在红光下呈黄色,看得清楚

C.蓝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D.暗室安全灯是红色的,若温度计的液柱是红色,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楚

10.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选用圆形白炽灯做光源,用月牙形的小孔,则光屏上像的形状是

A.圆形的B.直角形的C.月牙形的D.灯丝状的

11.若平行光被某种镜面反射后,你感觉到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一点发出的,那么这种镜子是

A.凹面镜B.平面镜C.凸面镜D.都有可能

12.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及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

A.像变小,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C.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D.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8题,每空1分,共24分)

13.自然界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传人我们耳中的。

1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因钢尺▲而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这幅图的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

1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填序号)。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1所示,为▲℃。

(3)根据表中数据,水的沸点是▲℃。

(4)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水的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

16.这两幅图是提醒在使用高压锅的蒸汽熨斗时防止水蒸气烫伤的示意图: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温度和水一样,都是100℃。然而,水蒸气导致的烫伤通常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原来,当人的皮肤与100℃的水蒸气接触时,水蒸气首先要▲为100℃的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然后100℃的水在降温过程中还要向皮肤▲,所以在▲相等的情况下,水蒸气向皮肤放出的热量更多,因此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17.①如下左图所示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从图中观察到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这是因为壶嘴周围气体温度与水蒸气温度相差▲,不易液化。

②水的“自白”:我是水,我现在的体温如图所示,并且我还在放热,请你告诉我,我现在的体温是▲℃,我正在▲(填“熔化”或“凝固”)。

18.很多地区为降低考场温度,在考场内放一个大冰盆,这是因为冰▲时要_▲(“吸”或“放”)热,在这一过程中温度▲。

19.运动会上百米竞赛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这样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20.如左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一个时钟和一个电子钟面在平面镜中的像,此时的实际时间分别为▲和▲。如下右图所示,两块相交的平面镜M1和M2,一束平行于M1镜面的入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平行于M2镜面射出,这时两镜面间的夹角=▲。

三、解答题:(本题共7题,共52分)

21.(4分)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22.(4分)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求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

23.(4分)如图所示是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确定点光源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24.(6分)用下面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1分)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

(2)(1分)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右图,该物质的熔点是▲。

(3)(1分)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选填“固”、“液”、“固液共存”)态。

(4)(3分)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质的温度较高?▲。

为什么?▲。

25.(13分)在学习弹奏吉他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

A铜600.76F铜1000.76

B铜600.89G铜801.02

C铜601.02H尼龙801.02

D铜800.76I尼龙1001.02

E铜▲▲

(1)(2分)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三种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三种琴弦进行实验。

(2)(2分)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4分)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长度▲(选填“相同”或“不同”)、用相同的力去拨动松紧程度▲(选填“相同”或“不同”)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4)(5分)如图所示,小利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1分)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②(1分)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琴弦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③(2分)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不能听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④(1分)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另一方▲(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6.(5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2分)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积的大小;b.液体的高低;c.液体的快慢。

(3)(1分)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I.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相同。

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1分)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填“有关”或“无关”)。

(5)(1分)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法。

27.(16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1分)实验在▲(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比较好。

(2)(5分)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小明选择▲(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运用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3)(1分)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放置,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在同一高度上,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2分)利用▲法比较像与物关系,即用蜡烛B取代蜡烛A的像。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蜡烛▲点燃。

(5)(1分)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6)(1分)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7)(1分)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上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呈现,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填“虚”或“实”)像。

(8)(1分)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移近2cm,则蜡烛B应▲(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2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9)(1分)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而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为了▲。

A.造型奇特B.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10)(2分)按图乙所示进行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ABACCCDBDDCD

二、填空题:(本题共8题,每空1分,共24分)

13.振动空气

14.振动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5.(1)③(2)94(3)98(4)等于

16.液化放热质量

17.①较小

②0°凝固

18.熔化吸不变

19.不准确声音传到终点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20.9:3020:5160°

三、解答题:(本题共7题,共52分)

21.(4分)(略)

22.(4分)(略)

23.(4分)(略)

24.(6分)(1)(1分)-8℃(2)(1分)0℃(3)(1分)固液共存

(4)(3分)一样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5.(1)(2分)ABCADF(2)(2分)801.02

(3)(4分)相同不同

(4)(5分)①(1分)固体可以传播声音②(1分)铜传播声音的效果比尼龙要好

③(2分)琴弦振动停止,声音不能通过琴弦继续传播④(1分)不能

26.(5分)(2)(2分)温度表面空气流动(3)(1分)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1分)有关(5)(1分)控制变量

27.(16分)(1)(1分)较暗

(2)(1分)较薄(2分)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2分)方便比较像与物形状与大小

(3)(1分)垂直(4)(2分)等效替代A(5)(1分)A(6)(1分)大小

(7)(1分)虚(8)(1分)靠近(9)(1分)D

(10)(2分)刻度尺测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比较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即探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能说明问题就给分)

    以上《秋季学期八年级上物理段考试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秋季学期八年级上物理段考试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秋季学期八年级上物理段考试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