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生产成本核算考核管理方案

生产成本核算考核管理方案 本文关键词:成本核算,考核,方案,生产,管理

生产成本核算考核管理方案 本文简介:生产成本核算考核管理方案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使其达到企业的预定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按公司实行二级核算制的要求,应采用逐步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为实行车间、公司二级核算,有

生产成本核算考核管理方案 本文内容:

生产成本核算考核管理方案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使其达到企业的预定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按公司实行二级核算制的要求,应采用逐步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为实行车间、公司二级核算,有效降低成本,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推测。成本预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搞好成本预算的意义在于:

1、成本预算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2、成本预算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措施;

3、成本预算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二、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的任务

1、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成本管理的有关法令和制度,正确、及时地计算、反映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

(2)准确、合理地计算产品成本,掌握计划成本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资料,提供降低成本的措施。

(3)建立定期盘点制度,正确计算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划清开支界限。

2、对象

产品成本的核算对象为所有经一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而出售的产品(部件)。

3、

成本项目和生产费用包括以下几项。

(1)原料及主要材料项目。

(2)燃料动力:燃料(煤)费、电费。

(3)工资及职工福利费。

(4)车间制造费用。

4.

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按以下原则实行。

(1)材料:按产品入库单、领料单、退料记录汇总表分配没个订单的用料。如果一份辅料是几份订单的产品共同享用,根据“因果原则”按材料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如果如果辅助材料金额太小,可以直接计入材料用量大的那份订单,不必再进行分配计入。

(2)工资分别按工序计算、按工时分配。每份订单必须作好生产工时记录,根据每个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总额可以计算其劳动生产率,按“劳动生产率×每份订单生产工时”就核算出每份订单的直接人工。另外,奖金、加班费等津贴应分别计入相关订单。

(3)职工福利费同上。

(4)车间制造费用、动力费按工时分配。

(二)成本核算原则:

1、产品成本计算期一律采用公历历月制,即以每月一日至每月末为一成本计算期。必须按月正确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2、计算产品成本,必须以当月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为准,划清应由本月成本负担与应由其他各月成本负担的费用界限,不得多算、少算或估算。

3、各种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合理分配,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4、按有关规定,正确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界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摊销低值易耗品;并执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摊销和预提有关生产费用。

5、生产材料的领用一律采用限额领料制,并在领料单上注明用于哪个客户生产何种产品,生产同一种产品可采用一单多料制,其它材料尽量采用一单一料制。

6、各车间应加强生产工时的管理,分产品做好基本生产工人的劳动工时记录。

7、由产品成本负担的生产费用,凡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应直接计入,不得分摊;凡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生产费用,应分别情况,采用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三)核算方法与步骤

公司拟采用分批法计算。

1、采用直接分配法先计算出辅助车间生产成本,

2、归集各生产车间成本费用,

3、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半成品人工、制造费用按约当产量进行约当分配)。

4、材料(含直接材料及辅助材料)

:

材料成本

=

期初存货

+

本月领用材料

+

上道工序转入材料

-

期末存货;

5、折旧:

包括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标准由固定资产会计提供给成本会计。

6、大中修理费:生产制造部按大中修计划对各车间机器设备进行大中修理,按计划进行控制,按实际发生金额进行分摊。

7、工装模具费:根据各车间每月领用工装模具金额,在出库时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

8、动力三费:根据实际消耗水、电、煤,动力车间依据各车间表上实际耗用数据加应分摊的损耗,计入制造费用对各车间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摊。

9、车间其它所发生费用直接记入制造费用。

10、

计算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①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

=

该订单直接领用材料之和

+其他辅助材料分配额

②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

=该订单工时

×工资费用分配率

该订单工时按工厂记录的工时汇总表核算

工资费用分配率

=

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该订单工时之和

③制造费用:

包括设备折旧费、大中修理费、工装模具费、动力三费、辅助材料等,按照工时定额进行分配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该种产品的定额工时

×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

=

制造费用总额

÷

各单的工时之和

④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体现在成本项目中,废品的回收价值冲减原材料成本

废品应负担的总费用费用=某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成本总额/(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废品数量

三、成本控制:

(一)材料成本的控制:

1、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采用采购计划及采购预算进行控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千方百计地保证以最低廉的价格,购买到符合规格与质量要求的材料;

要掌握材料库存情况,正确安排各批次进料次序,尽量使进料与用料顺时间上接近;

要力求就近取材,缩短备运时间,务使运输合理,以节约运杂费开支;

采购数量要适当,供应要适时,既要保证生产需要,又要减少储备数量,防止超储积压,以节约资金;

要不断发现和选择新的代用材料。

2、对材料发放的控制:

(1)成本信息的提供必须反映订单式小企业成本的真实情况,简单易操作的成本核算方式是订单式小企业在实际成本核算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生产领料单必须准确记录领料用途、客户名称,生产型号、数量、单价、金额,如没有以上几项造成了成本核算数据难以准确归集,每项次罚仓库保管员50元,同时,罚车间负责人及生产部负责人100元。

各车间使用的水电费及辅助材料、办公费、制造费用,由各车间统计员根据次月生产计划品种数量,结合单位库存,依据材料定额,编制消耗计划,经车间主管领导签字后报财务部成本会计,由成本会计审核后作为当月水电费及制造费用控制的依据。此项工作按会计报表制度进行考核。

各车间及相关部室所需的工装、模具、工位器具、自制设备、检具等制造费用,月初由生产部根据计划生产品种数量,结合单位库存,编制各单位工装费用计划,报企管部及财务成本会计,作为考核的依据。此项工作按会计报表制度进行考核。

(2)车间统计员在领用各类工、夹、量、模、电料、修理用备品、备件等时,必须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由车间主管领导签字,并到仓库上交旧件,仓库保管员根据费用预算收到旧件后,方可办理领取新件手续。

(3)各车间的废品处理。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规定的技术条件,不能按规定的用途或者需要经过加工修复才能使用的料头、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产生或发现废品时,必须由质量检验部门在2日内填制废品通知单,列明废品的种类,数量、产生废品的原因和过失人等报财务成本会计一份,作为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和进行废品损失核算的依据。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品在工厂规定的废品率(废品率按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执行)范围内不作考核,凡超出定额规定的废品一律进行考核,按实际损失额扣发工资。

3、生产成本的控制:

(1)每月财务部成本会计对所分管的车间所出产品以年初预算的定额成本为依据,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超出预算2%,对车间进行按超出预算金额的1%处罚,降低成本按降低金额的1%由财务部提请厂领导对车间进行奖励。

(2)财务部成本会计每月将仓库所报的各车间的材料消耗与车间的领用材料进行核对;出库单与仓库消耗材料进行核对,以保证所消耗材料的准确性。

(二)人工工资与制造费用的控制:

1、人工工资:人工工资包括直接人工工资和间接人工工资,直接人工工资单独计入成本,间接人工工资计入制造费用,经过分配计入成本。

2、公司办公室和生产部,根据生产的需要,对各类生产人员进行定员定额;公司办公室应根据规定的人员定额,产品种类、数量、工时定额、工资标准,编制人工计划,凭计划加以控制人工工资;生产部要控制生产工人的工时总数,使工时总数不能高于计划规定数,想方设法降低单位产品的工时。

3、水电费的控制:

各车间使用的制造费用,由各车间统计员根据月生产计划品种数量,结合单位库存,依据材料定额,编制预算计划,经车间主管领导签字后报财务部成本会计,由成本会计审核后作为当月水电费的考核依据。

(1)根据预算,月终由生产制造部核实用水吨位及用电度数报成本会计,由成本会计根据实际发生费用总额,对各车间消耗动力三费进行分配核算。

(2)行政后勤部门使用的水电费,以工厂核定的年度指标,按月平均额度由水电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控制。实行节奖超罚。厂区内水电设施维护由水电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确保行政部门的正常使用。

(三)物资盘点

1、各车间每月末按时组织人员对车间库存产品分工序进行清查盘点,参加盘点人员必须在盘点表上签字以示责任,并向财务部提供盘点报表。要求盘点数量、金额准确无误,无错盘、漏盘现象。发现弄虚作假除对盘点人员每项次罚扣50元,责任单位主管(或车间主任)处罚100元外,并通报批评。

2、各车间要做好盘点工作,做到生产、盘点两不误,必要时可加班盘点。

3、按照会计结帐原则,对现场实物进行全面盘点(无论是提前计划生产投料或是前期原因积压造成均在当月盘点范围内)应全部视为当期库存,不得漏盘。漏盘一项,扣车间主任50元并通报批评。

(四)票据传递程序

1、坚持产品入库随单走原则,对当天入库及下转产品必须持有检验单据,要注明数量,确保质量。仓库及接收车间应认真查验票据清点实物,经双方核实无误后签字确认。

2、车间统计员对每天发生的各类票据进行分类归集、记录,做到日清月结。投入产出准确率必须达到95%以上,否则将对车间统计员进行通报批评或做待岗处理。

3、车间统计员对入库单每十天报成本会计一次,并将票据交成本会计。报出时间为每月之1、11、21日下午下班前。超出一日,对报表负责人罚款50元,车间负责人罚100元。

4、成本会计每周一收集仓库领料单汇总表(需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签字,缺一不可),并根据领料单进行汇总,与仓库统计员每周进行对帐;每月之1日下班之前向成本会计报上月领用材料汇总表(需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签字,缺一不可),由成本会计进行核对,作为成本考核的依据。超出一日,对报表负责人罚款50元,车间负责人罚100元。

5、生产车间每月2日前下班之前向成本会计报上月生产工时汇总表(需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签字,缺一不可),作为成本考核的依据。超出一日,对报表负责人罚款50元,车间负责人罚100元。

(五)会计报表制度

各车间统计员按时向成本会计提供以下月报表①每月2日前车间工时汇总表(需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签字,缺一不可)②每月2日前物资盘点表;③每周一向成本会计提供:材料领用明细汇总表(需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签字,缺一不可)。每十天向成本会计报入库及下转产品汇总表。每月25日前报送水电费、辅助材料及制造费用预算表,按设定格式填写,字迹工整、清晰。注明报表时间和报表人。

生产制造部每月25日前向成本会计报送各车间及相关部室所需的工装、模具、工位器具、自制设备、检具等制造费用预算表。

成本会计要积极、主动地收集、催收各种报表资料,认真,细致地做好报表的核对、核算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工作。若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而影响成本核算的责任人,每项次考核罚责任人50元。

四、成本分析

一个会计月份结束,由财务成本会计人员会同各车间统计员、车间主任等对所负责的车间的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做出成本分析。每月10日前将上月成本完成情况分析报财务部进行综合财务分析。

1、成本分析的任务:

(1)正确计算成本计划执行结果,计算产生的差异。在进行成本分析时,应先计算出实际成本资料,将其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这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基础。在计算时,要收集实际成本资料、计划成本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可采用编制“成本差异计算表”等形式将各种差异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出来。

(2)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找出其中影响成本高低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影响成本计划执行结果的因素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等。在进行分析时,应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计算出各种不同因素对成本升降的影响数额,并分析出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对于影响成本升降的每个因素,都应计算出具体的数额。根据数据变化的情况,找出成本升降规律,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

(3)正确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在正确计算成本差异及找出差异原因的基础上,应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执行过程中的成绩,应总结经验,在下一个成本计划执行时予以巩固,并对取得较好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以调动各单位及个人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也应查出具体承担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并进行必要的处罚。在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免由于评价不准确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4)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案。成本分析,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降低成本。应结合各车间、部门的具体情况,找出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成本分析的原则:

成本分析的原则是指组织成本分析工作的规范,是发挥成本分析职能作用,完成成本分析任务和成本分析方法的准绳。成本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全面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原则:全面分析是指对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所进行的分析,应从企业的范围来进行。重点分析则是对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所进行的分析,采用例外的原则,即对产生差异的较大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将主要问题分析清楚,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使全厂的成本水平不断降低。

(2)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原则:纵向分析主要对企业各个时期的成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如将本期实际与上年实际、本期计划、历史先进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各个不同时期成本升降的幅度,总结出成本升降的规律;横向分析是本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其他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这种横向分析,有助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学习先进,找出差距,做好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

(3)事后分析与事前、事中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成本分析时,主要是进行事后分析。同时,应将其与事前、事中的成本分析结合起来,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共同组成了成本分析体系。在事前进行成本分析预测,在成本形成过程当中进行成本控制,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才能找出成本升降的真正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3、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成本分析中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很多,企业应根据分析的目的、分析对象的特点、掌握的资料等情况确定应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三种。

(1)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

(2)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个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的程序如下:

A、将要分析的某项指标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在分解时应注意经济指标的组成因素应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材料费用指标可分解为产品产量、单位消耗量与单价的乘积。但它不能分解为生产该产品的天数、每天用料量与产品产量的乘积。因为这种构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材料费用的构成情况和材料费用变动的真实原因。

B、计算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了两个指标体系。这两个指标的差额,即实际指标减基期指标的差额(量差和价差),就是所要分析的对象。各因素变动对所要分析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影响合计数,应与该分析对象相等。

C、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在确定经济指标因素组成时,其先后顺序就是分析时的替代顺序。在确定替代顺序时,应从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使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分清经济责任。替代顺序一般是先替代数量指标,后替代质量指标;先替代实物量指标,后替代货币指标;先替代主要指标,后替代次要指标。

D、计算替代指标。其方法是以基期数为基础,用实际指标体系中的各个因素,逐步顺序替换。每次用实际数替换基期数指标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指标。每次替换后,实际数保留下来,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就可以得出几个指标。在替换时要请注意替换顺序,应采取连环的方式,不能间断,否则,计算出来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就不能与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异额(即分析对象)相等。

E、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其方法是将每次替代所得到的结果与这一因素替代前的结果进行比较,其差额就是这一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

F、将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广大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即分析对象)相等。

(3)相关分析法:指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企业的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依存关系,在这些指标体系中,一个指标发生了变化,受其影响的相关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如将利润指标与产品销售成本相比较,计算出成本利润率指标,可以分析企业成本收益水平的高低。再如,产品产量的变化,会引起成本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相关分析法找出相关指标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从而为企业成本管理服务。

五、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本着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设定考核指标,以利于调动各单位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1)其他非财务指标的考核:

各车间报送的各种报表的期初数额必须与上期期末数额相符,对因多报、少报或错报、迟报而影响成本核算的责任人,每项次考核处罚50元,责任主管(或车间主任)处罚100元。各项汇总表报表需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签字,缺一不可。

各车间每月应报出的报表,凡依规定时间提报者,各项报表分别依下列之得分规定按月由成本会计根据其当月之收文时间纪录,分别核计月份单位报表提报之总得分,并依得分情况,分别编列名次呈报公司企管部核定后于每月十日前公布;凡连续2个月均列最优的前3名者,则单位负责人及报表负责人均分别予以奖励;反之连续2个月均列最差的后3名,则单位负责人及报表负责人均分别接受处罚:

入领料单汇总表:5分,逾时1日扣1分,逾时2日扣2分、3日扣3分;

工时汇总表:5分,逾时1日扣1分,逾时2日扣2分、3日扣3分;

对于故意不报,经成本会计多次催促仍不报表者,财务部可提请公司领导决定对车间主任进行全厂通报批评,给予车间报表负责人扣发工资、调岗、待岗等处罚。车间统计员由财务部成本会计根据实际业务进行考核。

(2)财务部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考核:

对财务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考核,是对成本会计管理人员工作内容、工作状况、工作方式、工作态度及其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采用考核评分的形式,每个岗位以100分为满分,达到70分以上为达标及格,不足70分为不及格。具体见下表:

成本会计岗位考核标准

序号

考核标准

评分标准

1

认真贯彻执行成本核算的有关规定,正确掌握成本核算标准,划清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任意摊销费用。划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不得虚报产品成本降低额,凡是制度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开支,不得挤入产品成本。

10

2

积极会同有关车间、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正确计算成本,为加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7

3

正确组织成本核算,及时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组织审查汇总产品生产成本,按时编报成本报表.

13

4

负责成本费用的事前审核,严格控制材料领用、制造费用的开支,确保成本预算的完成。

7

5

按照费用指标进行核算和管理,定期考核各车间各单位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定期做好投入产出分析。

8

6

按照下达的材料消耗计划,及时掌握各车间领用材料情况。

10

7

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根据已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落实。

8

8

组织在产品、半成品核算与半成品稽核工作,建立在产品明细账,对库存物资进行定期盘点,发现盈亏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0

9

经常深入车间,解决车间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协调车间之间、部门之间有关成本计算问题。

8

10

定期组织各车间统计员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相互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企业领导报告,每半年进行一次互检。

8

11

保管好有关成本核算资料,防止丢失或损坏。

6

12

完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5

附件一:工时统计汇总表

附件二:领料单汇总表

附件三:废品统计表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