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哲学社介绍 一

哲学社介绍 一 本文关键词:哲学,介绍

哲学社介绍 一 本文简介:哲学社介绍致力于西方哲学史研究,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其当代性研究;当代西方实践哲学研究主要包括现代西方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西方哲学研究这一领域里,主要内容是研究西方哲学历史中著名哲学家和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以及其作用和意义。其研究方式可以是断代史和

哲学社介绍 一 本文内容:

哲学社介绍

致力于西方哲学史研究,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其当代性研究;当代西方实践哲学研究主要包括现代西方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国内西方哲学研究这一领域里,主要内容是研究西方哲学历史中著名哲学家和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以及其作用和意义。其研究方式可以是断代史和国别史研究。如可设立古希腊哲学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美国哲学等等方向;也可以是按照西方哲学的性质去研究,如可设立西方理论哲学研究和实践哲学研究方向。西方理论哲学研究包括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等研究,而实践哲学主要包括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法哲学以及社会哲学等的研究。

而在道德哲学研究中,主要包括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道德法则、善恶等问题的研究;而在政治哲学研究中,主要包括公共领域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研究。这就是说,所谓的实践哲学就是从哲学的维度来研究同实践相关的问题,从而与具体的社会和人文科学相区别。

从当代西方哲学发展上看,当今的西方哲学主要关心的都是同实践哲学相关的问题,如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甚至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将胡塞尔看着是当代西方实践哲学的代表。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当代西方哲学的这一特点,又同西方哲学的历史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加强对于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也是当今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我们只能在这一个历史悠久的哲学传统之中,我们才能够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当今西方哲学思想和其发展的内在理路。

外国哲学研究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基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对于外国哲学的研究。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外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就西方哲学而言,形而上学或本体论则是它的理论基础。这一基础是西方哲学得以成立从而同其他学科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外国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等学科同属哲学的二级学科。从外国哲学学科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外国哲学中西方哲学的组成部分,其基本思想同西方哲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甚至可以说是西方哲学的最高表现。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本质说,也是西方哲学的伟大突破,从而同传统的西方哲学又有着根本的不同。这样不同主要表现在对于哲学含义、功能和意义的理解不同。从这样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的实践哲学,而一般的外国哲学更多的还是思辨哲学。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外国哲学同中国哲学也有不同。甚至外国哲学中的东方哲学也同中国哲学不同。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独立的一系列概念或范畴,如心性,天道、形而上与形而下等,而且其论证的方式等等都同外国哲学不同。中国哲学强调体认、直觉或默识等等,而西方哲学更强调逻辑等等。然而,就它们同属于哲学而言,它们又具有紧密的联系。因为它们所关注或研究的问题都是哲学问题,都是想为宇宙世界和社会人生提供意义。

(一)培养目标

1、掌握西方哲学相关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较为全面的了解西方哲学历史和现实状态,以及所从事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2、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西方哲学研究和教学独立工作能力;

3、培养出对于人类思想和文化研究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和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工作作风;

4、密切地关注社会现实,形成将相关思想同社会具体的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学风。心怀大志,勤奋工作。

(三)研究方向

1、

西方哲学史研究方向

以相关原著为基础,较为透彻地了解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基本理路,特别是对古希腊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中的著名哲学家或流派要有一个深入的研究,初步形成学生今后继续研究的基本方向。

2、当代西方实践哲学研究

以相关原著为基础,对于二十世纪以后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特点,有一个基本了解,对于其中的一种部门哲学,如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或社会哲学等,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初步形成对于当代西方实践哲学中的一种的研究纲要。

(七)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两个月内提交,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提交。

2、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所有的硕士研究生都必须参加开题报告。只有开题报告通过后,才能进入论文的写作。其具体工作参照《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要求》执行。

所有的硕士研究生都必须进行在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只有通过了中期考核的学生,才能继续学习。具体工作参照《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

3、实践教育

所有的研究生都必须参加导师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上课的课时不少于6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包括参加课题研究、学术会议、撰写论文等等;鼓励学术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参加社会调查等等。

乌托邦哲学研讨社

社团简介

乌托邦哲学研讨社成立于2006年9月,目前共有社员68人,其中2007级成员24人。

乌托邦哲学研讨社的创建为热爱哲学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平台。社团的主要活动有:哲学讲座、自由论坛、哲理影视赏析和学期大型公演。活动内容涉及社会哲学、生活哲学、古代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国际战略学、逻辑学、人类学等等。活动目的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希望为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奉献绵薄之力。

从19世纪上半叶到二战以后西方哲学的演变过程,着重分析和介绍最有代表性的哲学流派及思想,并穿插介绍古典哲学家对一些主要哲学问题的论述,使读者理解一些重要哲学观点的来龙去脉。本书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其合理因素,批判其错误倾向,使读者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避免艰深晦涩的概念。

本套教材在内容上分成三大类,即提高修养类,旨在提高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拓宽视野类,旨在拓宽大学生知识视野;培养技能类,旨在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及社会竞争能力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实证主义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二、约翰·穆勒的实证主义

三、斯宾塞的实证主义

第三章

意志主义

一、叔本华的生存意志主义

二、尼采的权力意志主义

第四章

新康德主义

一、朗格的生理学康德主义

二、柯亨的伦理社会主义

三、弗赖堡学派的价值理论

第五章

马赫主义

一、马赫哲学的基本概念

二、彭加莱的约定主义

第六章

生命哲学和柏格森主义

一、德国的生命哲学

二、柏格森主义

第七章

实用主义

一、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

二、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

第八章

存在主义

一、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基尔凯戈尔

二、海格尔的存在主义

三、萨特尔的存在主义

第九章

弗洛依德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

一、弗洛依德主义

二、法兰克福学派

第十章

分析哲学

一、逻辑实证主义

二、日常语言哲学

第十一章

批判理性主义

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二、波普尔的社会改良主义

三、波普尔的世界1、2、3理论

第十二章

历史主义学派

一、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第十三章

结构主义

一、结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后结构主义

结束语

《西方哲学十二讲》是对哲学的回忆。不过,《西方哲学十二讲》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回忆每个时期每位哲学家的思想,而是把目光集中投射到他们思想的某些方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试图让回忆更深入一些,在澄清哲学家本人思想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当代视野来揭示其中的深层蕴涵,另一方面也通过问题本身的如其所是来展开对问题本身的回忆与参与。通过这样

的方式,《西方哲学十二讲》探讨哲学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哲学地思考。

社团小结:社团成员习作采摘

理性地看待理性本身

——从《纯粹的理性批判》看康德的理性主义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周士武(此文获得复旦大学第五届博雅杯人文知识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本文拟对康德“批判的理性主义”的思想流变、内在涵义及历史意义作出论述。

兴起于南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极力宣扬人性,推动教会人性化,带有强烈地感觉主义色彩。而中北欧的日耳曼人,当时比较贫穷蒙昧,又没有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根基,他们只能向纯洁的信仰靠拢,主张信仰至上的信仰主义。但是,无论是文艺复兴的大师还是宗教改革的巨擘,都没有促成中世纪天主教文化的根本转型。

17、18世纪,西方文化找到了新时代的立足点——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内涵,便是理性主义的复兴和崛起,康德,就大致处在这个文化的真正转折时代。当然,启蒙运动之滥觞在于英国。教会改革和教产还俗,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生长,理性主义便在人们对知识的迫切渴望中顺理成章地崛起了。牛顿的最大功绩,就在于第一次把世界变成了一个按他的万有引力和运动三定律运转的有序世界。那些信徒思想家们便客气地把上帝供奉在了自然界之外。自然神论,就把上帝美化成了一个制造出世界这个完美钟表的钟表匠。而洛克也用法律规范与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及其体现的自由、民主,接管了上帝在社会领域的管理工作。然而,当18世纪初,启蒙运动传到了法国,法国便成了最激进的启蒙中心。法国地处中欧,兼容拉丁文化与日耳曼文化之精粹,法国人素以机智敏锐与标新立异著称,伏尔泰、孟德思鸠等老一辈思想家还恪守自然神论,但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已把理性主义推向了无神论的极端。

在此,我们需稍作停留和转向,回顾一下近代理性主义在哲学领域的内在历程。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悠久,对理性的推崇始于苏格拉底对伦理道德普遍定义的追求,经过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大哲的发展,确立了理性主义的崇高地位。中世纪经院哲学又使理性沦为了信仰工具。直到从笛卡尔开始,理性主义又超越性的复苏,此时,认识论的问题突显,近代理性主义产生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分野。

至此,康德才真正登上了思想史的舞台,他要解决摆在面前的一系列问题。第一、法国人用理性“屠杀”了上帝,把理性推至崇高,却是又树了另一个暴君。认为理性可以解决一切的态度,本就是一种非理性态度,这种态度在注重哲学思辨和拥有信仰主义传统的德国人那里是注定受到批判的。盲目地推崇理性势必带来对伦理道德、精神信仰,甚至是人的生存基础的巨大冲击。众所周知,今天的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科学盲目发展带来的战争对全世界的毁灭性危胁以及新兴科学对伦理的冲击等,都是盲目推崇理性的结果。第二、理性主义内部的“内斗”使哲学“这个君临一切的女王如今像一个孤苦伶仃的妇人被人遗弃,无人眷顾”①。莱布尼茨—沃尔夫的独断论(唯理论)否定感性经验,以先天理智主宰一切,作为真理的标准;而经验论的怀疑论则只承认感生经验的可靠性,否定普遍必然的客观真理。前者把上帝、灵魂等超验内容纳入知识范围,很多结论不可证实,不能成立,从而陷入崩溃;后者怀疑和否定人现实具有的认识能力,否定科学知识,起到了破坏作用。两者各执一端,“一个是专制统治”

一个是破坏定居秩序的“游牧民族”,使哲学陷入了黑暗。

为解决以上问题,康德提出,要理性地看待理性本身,即对理性本身的批判。同时,他的批判思路也与以上问题成立,即实现这一时代多种思潮的调和,实现理性与信仰的调和。

在《纯粹的理性批判》中,康德要批判的是理性(认识理性)本身,而并非某一哲学体系。简言之,就是弄清楚什么是知识;知识如何可能;什么是人类理性的界限等问题。

康德的批判由此开始。在导言中,康德通过对“先天综合判断”的阐述,提出了改造传统形而上学的设想,在他看来,知识就是判断的体系,判断有两种:即“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分析判断”又叫解释性判断,判断中的宾词的意义可以从主词的内涵中分析出来,就是逻辑学所说的“演绎”;“综合判断”又叫扩充性判断,判断中的宾词意义要借助经验的中介才能成为主词的规定,就是逻辑学中的“归纳”。康德认为,分析判断表征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特征,却无法扩展知识范围;综合判断则相反,它能使人扩大知识范围,却不能保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前者是唯理论的思维模式,后者则是经验论的思维模式。总之,先天综合判断就是通过先天的普遍必然性与综合判断相结合,从而使知识既有普遍必然性特征,又能不断扩大范围,其实质就是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局限性,从而完成对知识能够成立的逻辑条件的论证,这体现了康德的思路:唯理论与经验论的调和。

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探讨了认识对象问题。“自在之物”(“物自体”“Ding

an

sich”)是事物的主体,它是不可认知的,是知识的界限。我们的感观获得的,仅仅是为我之物(现象)。我们对现象的认识无论多么深入,我们的知识也不会与事物本身完全相同,“通过对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而正在向自然内部深入,可是我们将来在这方面究竟能够向前推进多远就不得而知了。”②可见物自体这个界限是永远无法触到的极限。康德设定这个界限,其目的就在于反对对科学抱设有根据的奢望,反对科学万能带来的潜在危险。然而,正因为这个界限是无限远的,所以思维与存在的绝对一致就不可能,就只能是一个过程。这有力地反对了思想僵化,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作了思想准备。

然而,由物自体和感官结合产生的“感觉”仅仅是构成知识对象的“质料”,必须与先天的“形式”结合才能构成认知对象。而且,这种“形式”才是感性认识中的主导方面,因为它保证了感性认识的普遍必然性,那么,这种先天直观形式是什么呢?就是先验的时空观。

当时的时空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牛顿的看法,空间与时间有其独立实在性,无限而永恒,像一个容器,把世界盛于其中;另一种是莱布尼茨的看法,时空是一种共存或联系的关系,本身无实体存在,在思维中有清晰存在,在现实中是模糊的经验表象。康德既欣赏牛顿时空观的普遍必然性,又欣赏莱布尼茨把时空看作一种关系与现象,于是他又将两者调和成为认识主体(人)先验地存在于心灵中的纯直观。

人类通过先天的感性能力获得认知对象,还要以先天的知性能力规整知识,“通过感受性对我们就有对象被给予出来;通过知识,对象就被思维。”③所谓知性,就是在判断中将不同表象置于一个共同的表象之下的综合统一性功能。在这之前,感觉论认为,感性认识起主要作用,逻辑认识只是完善了感性;唯理论则认为,知性是主要的,感性仅仅是潜在的知性,他们其实都没有看到二者的原则区别。康德则认为,不能把一种“认识的主干”归结为另一种“认识的主干”,“没有直观的思维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直观是盲目的”。④两者同等重要,无所偏重。

在康德看来,感性认识通过先天时空观而确立,知性也要通过某种逻辑条件将散乱无章的感性形象规整为综合统一的体系。构建知识的逻辑条件即先验逻辑,其客观方面就是知性范畴,知性范畴的内容来源于形式逻辑,是知性活动要遵循的的原则;其主观方面就是先验统觉的综合统一性,统觉即再生想象力将多样性的现象综合统一为有序的知识,为保证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它必须是先验的。

由此,引出康德最有价值的一个观点:即人为自然立法。他说:“在我们未进行联系之前,我们就不能把任何东西都想象为在客体中联系着的。”“知性不是从自然界获得自己的规律,而是给自然界定规律”。尽管有严重的唯心倾向,但他真正强调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在康德之前所有哲学的共同缺陷,就是把知识看作观念的消极容器。康德提出的对象必须符合认识的原则,的确带来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当然“自在之物”的理论前提已经说明,人类为之立法的“自然”,并非真正的自然,而是知识。马克思说:“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发展了。”⑤他所说的,就是康德。

在先验分析论最后一章,康德又一次提出自在之物的概念,特别强调的是,自在之物不可认知,但可以作为思考对象。

至此,知识的限度已划定,但问题远未结束,那些被康德划在知识范围外的理念(上帝、灵魂、宇宙),需要一个满意的答复。于是二律背反(相互排斥并同样可以得到证明的判断)证明了为什么理念不可认知。二律背反有四对,康德认为,它们是人类企图把握整个世界时产生的,其正题和反题都可用反证法证出,由此陷入了矛盾,因而也证明了自己对自在之物和现象界的划分是正确,即应该把理念一类的东西划出认识范围。二律背反的历史价值就在于,它是辩证法思想的体现,是“概念本身的辩证法”;同时也预示着,理性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矛盾是必然的。

《纯粹的理性批判》从理性的认识能力自身做出了批判,同时为理性的实践作好了理论准备,是整个批判的理性主义的基础。该书卷幅浩迭,艰深难懂,但掩不住哲学家伟大思想的光辉,当然,要完整地了解康德的批判哲学,三大批判是缺一不可的。

康德的理性本身的批判,真正体现了理性地看待理性本身这一理性的最高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代表的德国的启蒙运动,才是启蒙运动的思想顶峰。同时,通过对当时各思潮的调和(特别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调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尽管又产生新问题。此后200年的哲学世界,无不是带着康德的影子,特别是他对人的主体地位和实践的地位的确立,指出了现代哲学转向的方向,“每走哲学之路的人,都要走过康的这座桥”。

真正使康德具有永恒意义的,是他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意识,在经济和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这是人文学家必须扛起大旗,只有不断地进行理性的批判,才能保证人类不至于陷入困境,走向极端。康德的责任,也是每个人文学者的责任。

①②③④康德:《纯粹的理论批判》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参考书目:康德《纯粹的理性批判》,[苏]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美]梯利《西方哲学史》注:因字数限制,敬请参照打印稿

哲学社常规讲座:

存在主义

济南外国语学校

郭一脉

现在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人只有一生一世么?或者说,我们死后,会到天堂地狱这些地方么?

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是宗教信徒,所以不相信人会有前生后世,也不相信有什么天堂地狱,死了就是死了,没有什么了。

在无神论者看来,我们只有一生一世,我们的行为不会给我们的后世带来任何影响——也可以说是没有可以施加影响的“后生”。但是根据佛教的观念,人是有六道轮回的;根据基督教的观念,人死后将会接受审判,世界也会有最后的审判。也就是说,在宗教信徒眼中,我们所在的这个时空,其实是与其它时空相连的,尤其是用佛教的观点说,事物没有它的真实本性,只是“空”的。

一个人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宗教信徒会批评我们的行为根本没有必须尊敬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不受约束了——对于庸俗的享乐主义者来说,反正没有神明看着,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反正没有来生来世天堂地狱,那我就应当在今生享尽福,甚至不择手段。这是无神论者所受的最主要谴责。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是反对以上观点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有理论依据来反对法。假设我们真的只有一生一世,我们应怎么活呢?要怎么活得才有意义呢?这是存在主义要解答的。实际上,存在主义也是分两大流派的,其中一派是虔诚的有神论者,另一派则是历史上最彻底的无神论者。但不管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他们的中心都在现实的人,现世的人,至于宗教上的前生后世,他们是不作为重点讨论的。所以即使是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比如雅斯贝尔斯,他们也并不提倡将现世的问题交给宗教来解决。存在主义者们要教我们的是在今生去如何抉择,如何生活。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存在主义是实际、实践的哲学,并非我们想象中的“谈玄说妙”。

在此,先解释一下存在主义是什么。

存在主义是19世纪末欧洲出现的一种新的哲学,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鼎盛期,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逐渐黯淡下去。它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几代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的萨特甚至可以说是“学术明星”,他的追随者数以万计;以后的各种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学可以说都受到了存在主义的影响。存在主义注重发挥人的主体性,通过“自我选择”实现自己的存在;同时又有一定的社会批判倾向,不认为有任何的“先在和谐”,即任何先验的规则,甚至道德,认为人应当具有自由的自我选择权。存在主义思想家们无一例外地探索人的感性能力,如情感、直观、本能、意志等等。这和传统哲学有极大差异:传统哲学是不重视甚至鄙视人的情感、本能或意志的。我认为存在主义应当是后现代性思潮的一个代表,它对传统的理性主义的批判可以说是开创了西方哲学的新格局。存在主义文学在历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比如我们熟悉的卡夫卡,贝戈特和萨特等。

存在主义始终是关心人的问题,萨特有篇演讲名字叫《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我觉得存在主义可以作为一种“人学”。对于“人”的研究古已有之,但从黑格尔之后的现代西方哲学则将人的本能(直观、意志、情感等等)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存在主义也是把握住了时代脉搏,切中了时弊,它反映了后现代时期人们的不自由和精神的苦闷。

实际上,存在主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是从马塞尔开始的,在马塞尔以前,存在主义只是一种思潮。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存在主义的先驱,来看一下弗雷德里希·尼采和索隆·克尔凯郭尔最著名的观点。

首先,人们总说尼采的哲学“超人哲学”,怎样翻译“超人”这个词呢?

Superman吗?实际上,“超人”应该翻译成“overman”,即超越人的人。大家知道我们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那么你怎么知道我们就是进化链的终点了呢?所以尼采说人是悬挂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东西。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澄清:“超人”不是说我们进化出了3个大脑9条胳膊,而是指理想中的人。雅斯贝尔斯也有过类似的说法,它认为孔子,佛陀,基督和穆罕默德是人类的“四圣哲”,这四个人就是“超人”的典型(当然,这说法有点问题)。所以,“超人”是一种理想中的,高境界的人。既然人进化的方向是超人,那么我们作为人,是拒绝超人而停止进化呢,还是使自己“沉沦”呢(《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其次,大家知道尼采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上帝死了”。一听见这话我们总觉得尼采无非是为了树立一种无神论观点罢了。实际上,尼采的目的不仅仅是反对宗教,更重要的是实现他的“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那么他的崇拜者也就失去了崇拜的对象,就不存在不可打破的“神圣”的价值了。事实上,这句话是文学的而不是哲学的,因为既然上帝死了就说明他活过,而基督教神学中上帝根本就不存在“存活”这一性质,对于尼采来说就是从来不存在上帝,所以他可以“重估一切价值”。这里的“价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针对近代欧洲腐朽的天主教以及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

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是有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关于他的哲学,我们只介绍一下他的人生境界论。

作为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他认为人生有三境界:感性境界,道德境界和宗教境界。关于感性境界,就是说一个人做事的标准只是“我喜不喜欢”,他不认为有什么“对不对”、“应该不应该”,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应该遵循的标准——这种生活态度的弊端是显然的,所以也是最低级的。道德境界就是说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对的”,可以通过理性分析来做出选择;但需要指出的是,道德境界关心的是“我要干什么”而不是“我要怎么干”。(现在我问大家:我们到底要什么?大家也反思一下:我到底要什么?这个问题我不认为有几个人真正明白。)第三境界是宗教境界,我们知道宗教往往起着承载道德的作用,但是宗教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道德宣扬工具。比如说,爱上帝和爱某一个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感。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冯先生“天地境界”也许可以解释“宗教境界”,即超道德境界。

人是具有历史发展性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必须从第一境界开始才能发展到第二、第三乃至更高境界的。因此,我们在人生中必然会面临境界的变化,克尔凯郭尔认为这种变化是一种“跳跃”,而在跳跃之前,我们会有一种“畏”的感觉:不是好像见到鬼的那种害怕,而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和迷茫。

让我们回到存在主义,看一下存在主义的中心人物、法国著名哲学家让·保罗·萨特。

存在主义在二战后的辉煌是由萨特开创的,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深刻著称的德国哲学,如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等。但萨特毕竟是法国人,法国哲学以实践精神著称,所以萨特的哲学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他的存在主义可以说是战后欧洲人们处境的一个绝佳反映。萨特不只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家,也是一个富有激情的社会活动家、演说家,更是一位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优秀作家。萨特一生追求自由,他认为“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不自由,那么我们就都是不自由的”

,他坚决支持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甚至不惜得罪政府;他认为“冷战”背景下的诺奖已经成为政治的附庸,获奖是对一个人的成就的判定和对个人自由的约束,因而拒绝领取诺贝尔奖。萨特一生未婚,他认为婚姻不过是资本主义的虚伪形式罢了。萨特还曾经主持过罗素法庭,把美国送上被告席。

萨特的哲学著作主要有《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等,文学著作主要有《恶心》、《墙》、《自由之路》(以上为小说)、《苍蝇》、《脏手》、《隔离审讯》、《死无葬身之地》,《阿尔托纳的隐居者》(以上为戏剧)、《文字生涯》(自传)等。

萨特进入中国比较晚,虽然他是马克思主义的支持者,甚至差点加入了共产党,但他还是受到了猛烈的攻击,被说成“资产阶级最后的哀鸣”。资本主义阵营也不喜欢他,说他是“骂娘的人”,真可谓“两间余一卒”了。

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就是研究“存在”的性质,萨特也不例外。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有一对很重要的概念:“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批判形而上学时,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讨论形而上学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如维特根斯坦,他认为形而上学不过是个语言错误,澄清了语言表达问题,这个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自在的存在”即你说一个桌子存在,但是你说不说都一样,桌子就在这里,你说它存在,它的确存在,可是你说这句话有意思么?人们关心的问题不仅仅是事物存在与否,更重要的问题是它的存在是否有意义;有些事物我们并不能确定其是否存在,但是它即使存在也毫无意义。存在主义要讨论的存在除了“自在的存在”外,还有“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与“自在的存在”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自为的存在”的本质是事先规定好了的。萨特举了一个例子:一把裁纸刀,在它被生产出来之前它作为裁纸刀的性质就已经被确定了,它不能决定自己的本质,其它自然事物也是如此。我们把人类社会之外的世界称作“自然”,就是因为它“自然而然”,它就是它,不是别的什么,也不随着人的主观意识变化。人则例外,萨特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就被什么东西给决定的。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上帝这些概念,萨特取消了上帝,而把人上升到上帝的地位,使人获得决定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人的命运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可以成为自己要成为的人。

萨特认为,上帝是自为和自在的统一体,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有上帝;人显然也只能是自为的存在,这样的存在并非确定不变的,只有通过不断选择才能实现自己的存在,所以人要进行自我选择,一个不进行自我选择的人就失去了他存在的意义。自我选择就是选择自己本质的过程,所以萨特提出了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与虚无》)。人只有自我选择才能实现自己的存在,而自我选择就是不断改变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悬挂”在他的存在中。一个不进行自我选择的人在概念上就不能作为人存在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自为的存在,退化为“物”了,而一个人退化为“物”是不能被容忍的,所以萨特告诉我们:人要不断塑造自己。

那么你可能会说,我选择成为小偷杀人犯行不行?假如你说行,那么存在主义的合理性就要受到质疑;假如你说不行,那么“自我选择”的标准岂不是又给宗教的禁欲主义留下空间?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自我选择的“自由”问题,这也是萨特学说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

显然,自我选择成为小偷杀人犯是不合情理的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可是如果你就这样武断地否定这种选择的话,就说明你有一条选择的标准,这条标准可能是世俗的道德标准,也可能是宗教上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如果你彻底否定“当小偷杀人犯”的选择的话,是你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人,任何限制自我选择的行为都是在限制人的自由,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因此,自我选择没有什么先天的标准,自我选择的过程是完全自由的,这个过程仅由主体自己决定。萨特由此提出他的世界观:人是被“抛”在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完全偶然的,不是什么事物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只有这样,人才是自由的,才能真正实现自我选择。

“自我选择”是自由的,那么就有人会问了,这样的“自由”岂不是放纵么?岂不是为造反堕落提供了理论依据么?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用的“责任”这个概念。萨特所说的自由绝对不是放纵,放纵指的是不论是主体之内还是主体之外毫无制约;而“自由“则强调主体之外不存在先定的标准和限制、不否定主体自身;主体对他的选择具有“责任”。“责任”不是主体自己创造的,也不是什么品德高尚的人的产品,而是伴随自由而产生的,不随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要你自由进行选择,不管你愿不愿意,“责任”就会产生。同理,没有了自由,责任也无从谈起。

按萨特的观点,假如一个人对他自己的选择不能负责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称他为放纵。你想当小偷杀人犯,谁都不会限制你,只要你自己付得起责任。我们平常总是讲要胸怀大志,要放眼世界,可是这个要求对于一些人来讲是不可能不现实也是没有益处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都是不一样的,你不能强求每一个人都一样。我们有些人的选择可能是平凡的,只要你能对自己负责,那么我们就应当理解。我们没必要为符合社会普遍要求来强硬改变自己,这样的话就成了让社会来塑造自己而不是自己塑造自己了。我们有多种多样的理想,有各式各样的人生轨迹,没必要强硬要求统一。

上面讲了作为自为的人的个体问题,接下来讲萨特对自为和自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的看法。

萨特在《隔离审讯》(又译《紧闭》)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他人就是地狱”,这句话出自《隔离审讯》中主人公加尔森的感叹:哪里需要什么刑具,他人就是地狱!也就是说,人和人在一起就足以人间地狱了。这种说法乍看上去很不合情理,但是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萨特这么说是有他的道理的。首先,人的本质性质是自为,这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自为和自为之间的关系,可是实际上人却总是把他人看作是自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把他人“物化”了,资本主义社会力人与人之间互相利用的关系就体现了这一点。其次,人是不能忍受被物化的处境的,那么他就要反击他人对自己的“物化”,冲突就此产生,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贬低、物化,互相反击的关系。

“物化”理论是西方现代哲学中常出现的词,马克思、卢卡奇、萨特、法兰克福学派都使用过这一概念,“物化”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人的处境的反映,工人们失去了自己的人格,仅仅是作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上的螺丝钉而存在,这样的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和他自己是没有对应关系的,甚至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用来反对他自己的,这就是“异化”现象。个人生活缺乏意义,社会又仅凭个人无法改变,所以人就只能通过忘记自己的存在来安慰自己,这是反人的。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萨特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利用、互相欺骗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对方的手段。萨特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境况:你在吃午餐,突然发现一个人一直在盯着你,你会怎么想?你会感到自己在这个人眼中是一个供观赏的物品罢了,你不愿自己被物化,那么就会反击,“瞪回去”。现代社会的物化现象仍然存在,只不过是方式更温柔罢了,(详细内容请参考法兰克福学派的有关理论)。所以,萨特的这种观点在现代仍有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我认为存在主义教给我们:

1.人应当塑造自己,而且这一过程是自由的

2.人对他做出的选择负全责,我们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对它负责。

3.人始终应当有独立的人格,他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

4.人在面对他人时,应当从总体上把握对方,切不可武断规定对方本质。

5.人应当把握自己的命运,人的命运不能被制度和他人把握。

6.人来到世界上无所依靠,他只有靠自己。即使我们一无所有,我们照样能活得有意义,活得精彩。而且,只有靠自己,才能活得有意义。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