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小学学校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日期:2020-08-2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小学学校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本文关键词:德育,工作计划,春季,小学,学校

小学学校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本文简介:实验二小2013年春季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新学期,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实际工作,以创“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创建优秀班集体和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以师德教育为保证,优化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为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二、工

小学学校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本文内容:

实验二小2013年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实际工作,以创“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创建优秀班集体和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以师德教育为保证,优化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为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少先队队伍建设,强化浓厚的育人意识。

2、坚持活动育人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狠抓规范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的德育环境。

5、搭建家校沟通平台

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总体思路

本学期,政教处将继续进行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建设,本着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利于学生成长为宗旨,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为中心,从细微处入手,从日常管理抓起,探索养成教育等系列化教育活动,构建德育体系。根据不同的年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一个月一个活动主题,即以“每月一事”的形式开展活动为载体,探索有效的德育途径。另外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养成教育,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对每位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落实实验二小“阳光学生”行为规范:

早睡早起勤锻炼,轻松迎接每一天;

整理保洁讲卫生,干净迎接每一天;

招呼问候有礼貌,微笑待人每一天;

物归原处有收拾,关爱他人每一天;

不吃零食爱粮食,勤俭节约每一天;

你行我行大家行,信己信人每一天;

学校趣事告家长,亲子交流每一天;

学习知识常温习,自我检查每一天;

积极劳动乐助人,邻里友善每一天

多做好事不留名,快乐健康每一天。

同时,学校也将继续推行行政值周、教师值日、红领巾值日岗制度,按每周行为规范检查重点要求不定时进行抽查、评分,根据各班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每周汇总,考核优胜班级获流动红旗。每学期举行一次常规管理优秀班级经验介绍活动,交流文明养成教育工作的心得。

四、工作要点

(一)实施一个发展。落实一个基地。

发挥德育处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各项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意识,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教育水平。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发展。少先队大队部在继续开展少先队常规活动的同时,要组织好各中队落实一个活动基地,每月一次主题会等少先队活动。

(二)搞好两个工作。

安全卫生工作:牢固树立“安全至上、健康第一”的意识,深入开展以学生“做操、升旗、放学、课间”为主阵地、以“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楼道安全、消防安全、活动安全”为重点的安全教育与演练活动。加强学生在校时间的安全管理,特别是放学期间的安全管理,营造“德育处精心组织、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三个学习、开展三个建设、实施三个节约。

1、落实三个学习。(1)全面学习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和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全面系统地学习魏书生班级管理思想,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德育管理水平。(3)精心组织教师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教师政治素质。

2、开展三个建设。(1)尽快落实走廊文化建设。(2)对班级文化和办公室文化及校园橱窗进行不断更新和建设。(3)鼓励创办班级博客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博客人文交流,对办起了班级博客和积极开展班级博客交流活动的班级将给与奖励加分。

3、实施三个节约。加强学生勤俭节约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爱护公物,爱护花草,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和节约一粒粮食做起,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水关,不泼洒和倒掉一粒粮食.做课间操及其他班外活动时,教室里不开灯(特殊天气除外)。对班级浪费水电、不节约粮食行为及无故损坏公务现象将在全校通报,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管理。

(四)开展四项活动。

(1)开展“两操”活动。开展学生体育卫生活动和健康教育,加强“两操”活动的督查。(2)开展好重大节日系列活动。开展“艺术节”、“读书节”等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沐浴书香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氛围,打造“书香校园”。(3)开展四个纪念庆祝活动。开展庆“三八妇女节”,庆“五一”,庆“六一”等庆祝活动。(4)开展好少先队“每月一事”

活动。

各月活动及“每月一事”主题安排:

二月份

1、入学教育,班主任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

2、学生寒假生活检查和评比,评选优秀假日小主人。

3、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布置;学校宣传橱窗布置。

4、重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做好入学教育。

三月份:“每月一事”主题为——让我们遵守规则

1、开学典礼。

2、各班组织学习《实验二小阳光学生行为规范》、《流动红旗评比细则》等,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校园卫生监督员。

3、感恩系列活动之一:3月8日开展“送给妈妈一份快乐”活动。

4、植树节开展“绿色行动”主题活动,评选“环保之星”。

5、班主任工作例会。

6、全校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7、营造书香校园,各班开展新教育儿童课程——午读。

8、班队活动:我是快乐小雷锋。

9、“好规则伴我成长”黑板报评比。

四月份:“每月一事”主题为——让我们走进大自然

1、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父母走进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塑造美好人性。

2、清明扫墓,缅怀革命先烈教育活动。

3、班队活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4、“相约春天,拥抱自然”黑板报检查。

5、班主任工作例会。

五月份:“每月一事”主题为——让我们热爱劳动

1、家长学校活动。

2、庆“五·一”劳动节系列活动。

3、感恩系列活动之二:感恩母亲活动(母亲节)

4、安全教育主题班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例会。

6、“劳动最光荣”黑板报检查评比。

六月份:“每月一事”主题为——六月

童心向党,快乐成长

1、“六一”儿童节庆典活动。

2、班主任工作例会。

3、结合世界环境日(6月5日)、全国爱眼日(6月6日)开展活动。

4、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开展红色经典故事会活动。

5、感恩系列活动之四:感恩父亲活动(父亲节)

6、“童心向党,快乐成长”黑板报评比。

七、八月份:

1、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集体、阳光学生等评选活动。

2、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3、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4、开展假日实践体验活动。

西充县第二实验小学政教处

二零一三年二月

篇2:德育创新模式研究申报活页

德育创新模式研究申报活页 本文关键词:德育,申报,模式,创新,研究

德育创新模式研究申报活页 本文简介:编号课题名称:山区小学德育模式创新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5000字以内,不得出现学校和课题相关人员名字)(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关于模式的含义模式是一种概括化的构架,它比概念的理论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它源于客观事物的原型,但又不是客观原型的复现,它是经过人们思维加工制作出来的一种认识形式,

德育创新模式研究申报活页 本文内容:

课题名称:

山区小学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设计与论证报告(5000字以内,不得出现学校和课题相关人员名字)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关于模式的含义

模式是一种概括化的构架,它比概念的理论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它源于客观事物的原型,但又不是客观原型的复现,它是经过人们思维加工制作出来的一种认识形式,也是一种可参照模仿的行为范型。因此,《汉语词典》对模式的定义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此。

2.关于德育模式的含义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它具有有效性、可模仿性、可操作性和发展性特征,具有实践功能和理论功能。

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学校德育领域中有代表性的可供人参照操作的德育教育样式。每种模式都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德育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实践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3.关于“德育模式创新”的含义

德育模式创新是指改革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探索与时俱进、适合学校本地实际情况的德育活动内容、结构、途径、实施策略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及其德育能力,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形势及未来社会的发展。

4.这里研究的山区小学是指处于苏鲁交界、赣榆最北部,有着光荣革命斗争史的山区学校。

本课题《山区小学德育模式创新研究》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小学德育大纲》等作为理论指导,以本地山区小学师生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构建以地方红色资源为载体的德育特色创新模式。通过创设各种具体情境,让学生主体参与、亲身体验,并使之内化为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形成对人生和生活的道德信仰,从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向来是我国实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成为教育教学科研的重点课题之一。大量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以及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从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在德育研究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研究者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论的原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德育创新的理念、提倡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德育评价机制,寻求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策略。

放眼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长期致力于未成年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尤其是在西方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研究者采取开放型的未成年期生理及心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间,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意识到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性。自20世纪初以来,学校德育创新的理论研究备受关注。当前国内大部分学校也把德育模式创新教育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如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全程式分层德育工作模式的行动研究等。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该领域的研究都存在着盲点和误区。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狭窄单一,德育模式多“说教”,少实践等。很多教师在讲授各种价值观、道德观时只停留在理论高度,不注意结合当地德育资源和学生实际,只用一些枯燥而又空泛的道理教育学生,使学生感觉到事不关己,甚至厌烦不已。针对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挖掘、整合革命老区的德育资源,构建以地方德育资源为载体的特色德育创新模式,将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探索加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的方式与方法,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的价值: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本镇历史悠久,是革命老区。它位于苏鲁交界的沂蒙山南麓,刘少奇、符竹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千余名烈士长眠于大吴山角下。刘少奇大树村旧居、符竹庭将军殉国处纪念碑、八路军115师黑林师部旧址等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这些红色资源不仅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这些地域文化是培育人的沃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创新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以当地红色资源为载体的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创新山区学校德育模式,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2)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开发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入到育人工作,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更好地弘扬革命的传统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师生排除德育困惑,克服德育障碍,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及其德育能力,适应教育教学形势及未来社会的发展。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创新及德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为提高课堂效益提供理论指导。

(5)本课题重在活动中育人,以革命传统育人。当前社会上大力倡导公民道德教育,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创新学校德育模式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探索新形式下如何开展山区小学师生德育活动,如何创新德育活动模式。它对于探索和完善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实现的途径和模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挖掘和整理传统德育资源,丰富学校的德育内容和形式,创新以活动育人,以优良传统育人的学校德育模式。

(2)通过整合和优化现有红色资源,依托班主任、少先队、学科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德育自然融入到学校的每一项活动中,提高红色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通过拓展校内德育资源,创新学校德育的模式。走出一条既符合学校实际,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新路子。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革命传统下德育资源的整合研究。根据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把地域性的红色资源与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达到资源的优化和有序,并以校本教材和读本的形式进行重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在德育工作中的针对性。

(2)革命老区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依托当地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革命传统,进行传统德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通过宣传先辈的光辉业绩,弘扬革命传统,增强学生爱国、爱校的自觉性,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3)新形势下德育资源的拓展创新研究。根据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以创新的视角来拓展新的德育资源。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健全各种德育机制,寻求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

学校围绕“弘杨革命传统,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活动,大力开展爱人、爱家、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社会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感恩意识。

利用大课间、节假日、综合实践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检验人,在活动中培养人。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蕴藏着丰富的伦理资源。在“以红色资源为载体打造校园德育特色”的基础上拓展到以“国学经典”为载体,进一步推动本镇德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

3.课题研究的重点

以当地红色德育资源为载体,汇编德育读本《思源》、《身边的人》及《红土地》、校报《小风车》,使德育课程化、规范化;通过录像、采集照片、刻录光碟、广播系统、表演、访谈等形式让德育成为可听、可视、可行、可歌的动感活动,创新德育的内容、形式、途径,构建山区学校德育新模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1.课题组成员进行开题讨论研究,达成德育教育创新模式研究的迫切性的共识。

2.聘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使课题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更加有层次、有深度、有水平。

3.全面宣传本课题在我校的重大作用和意义,激发广大教职工参与,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实践。

4.制定各阶段实现目标,逐步深入,共同探讨分析和完善,形成阶段性实验报告。

5.依托本地已有红色资源,以活动育人,以传统育人,与时俱进。同时依托国学经典等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6.总结各阶段实验报告并逐步推行,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结题。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从2012年4月开始探索,到2014年12月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性研究阶段(2012.4

--

2012.5)

(1)提出“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课题,结合当地的红色基地作出初步的概念界定及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初步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校本教材等方法挖掘和整理地域传统德育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及校报形成第一手文字资料。

(3)以中心校带动完小,寻求德育活动的切入点,探索符合各校实际的德育模式,在各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全镇小学德育主题的一致性。

2.实施性研究阶段(2012.6

--

2014.9

(1)革命传统下德育资源的整合研究

本镇历史悠久,是革命老区,位于苏鲁交界的沂蒙山南麓,刘少奇、符竹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千余名烈士长眠于大吴山角下。刘少奇大树村旧居、符竹庭将军殉国处纪念碑、八路军115师黑林师部旧址等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根据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对现有的德育资源进行分类界定,整合重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在德育工作中的针对性。

(2)革命老区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依托当地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革命传统,进行传统德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

(3)新形势下德育资源的拓展创新研究。以当地德育资源为载体,利用摄影、录音、广播、主题班队会、小记者采访等方式,创新德育内容、形式、途径等,让德育成为可听、可视、可行、可歌的活动模式。同时,依托国学经典等德育资源推动学校德育特色建设,提高德育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4)通过红色资源《红土地》《身边的人》等已有资源及时开展活动,对活动中的好做法,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表扬,有意识地渲染学校浓浓的德育氛围,弘扬学校正气。

(5)通过各大节假日活动及社团活动,各完小、中心校以不同的切入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扩大宣传通道。

3.总结评估性阶段(2014.10--

2014.12

总结课题开展情况,收集研究数据,提炼总结,进行成果汇总。

(1)

汇编课题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

(3)举办成果鉴定活动。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学校德育教育文献的学习研究,使山区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外延更加明确,使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并获得借鉴经验。

2.调查研究法

主要利用问卷、谈话、测查、评价分析等手段收集资料,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再现我校德育教育实践情况,得出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3.实验分析法

对各种德育教育的方法及途径进行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求适合我校学情的科学的德育教育的模式、方法及途径。

4.谈话了解法

通过问题咨询、课后谈心等方法获得有关信息,从而对德育问题进行判断。

5.个案剖析法对特殊环境、问题学生进行个案分析,重点矫治。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红色资源”凝结、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的先进伦理观念,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本课题着力于开发山区小学的红色资源,并挖掘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建设。

2.对地域德育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学校师生实际,创新形式,探索一套可听、可视、可行的新模式,要寓教于乐,让当地的“德育资源”成为弘扬革命精神、塑造美好心灵的圣地。

创新之处:

1.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开展以中心校带动完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育人。

2.

有效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使学校德育活动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3.特色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学校德育课程化、活动化。

4.探索可听、可视、可行的德育创新模式,寓教于乐,使德育不再是空泛的口头说教,富有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对同类学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12.6

收集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

2012.7

德育教育模式、方法及途径的实验、分析

研究报告

2013.3

汇编德育读本《红土地》

读本

2012.6—2014.12

校本教材《思源》、《身边的人》

读本

2012.10

最终成果(限3项)

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12.6

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14.9

师生论文集

论文集

2014.11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课题负责人、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负责人是该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校长。曾主持参与过多项省、市、县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课题参加者都是市、县、校级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其中市级优秀班主任2名,县级优秀班主任5名,省爱生模范1人,县师德报告团成员1人,镇感恩教育演讲团成员2名。课题组成员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均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研究成果多次获省、市奖。

2.课题实施的前期准备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挖掘当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并通过班队、小记者寻访等活动把当地的德育资源引入到育人工作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当前学校正在着手在校园建设德育广场,“师德报告团”、“感恩教育演讲团”、“雷锋故事演讲团”正在招募酝酿之中,德育资源的前期挖掘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对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完成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课题组早在2011年秋季就已开展工作,研究人员均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课题开展时间为2年半,有充裕的时间保证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本课题有基本的人力和物力保证:A.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保证支付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一切费用;B.本课题有坚实的物力保证,学校建立了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系统,建立了多功能教学大厅,每个班级还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等。

总之,我们山区小学以德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在具备得天独厚的红色德育资源的同时还拥有一批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我们认为本课题理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切和实际需要,研究队伍强大,研究经验较丰富,保障制度完善,无论理论和实际操作都是切实可行的。

8

篇3:2020年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

20XX年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 本文关键词:德育,工作计划,下半年,XX

20XX年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 本文简介:20XX年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1]新学期的到来,学校将继续以“以德治校”的理念,将德育工作抓紧抓好。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时会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家长的需求综合治理。20XX年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具体分成以下三方面: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20XX年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 本文内容:

20XX年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1]

新学期的到来,学校将继续以“以德治校”的理念,将德育工作抓紧抓好。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时会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家长的需求综合治理。20XX年下半年德育工作计划具体分成以下三方面: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8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以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整体建设和推进学校广播操、校园舞为契机,通过抓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和活动建设,进行德育创新,努力构建和谐学校,推动我校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

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工作原则,确立“思路要新,工作要细,方法要活,效果要实”的工作目标,努力实现“德育管理规范化,德育队伍专业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方法科学化”,降低德育工作重心,提升德育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育课程与活动相结合、德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育人途径。

三、

主要工作:

(一)宏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主线,当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迫切,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爱国,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爱国首先要从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做起。

2、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4、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展好读书读报和影评书评活动。

5、教室内挂国旗,贴班训,室外加强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建设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队伍建设

1、变块为线管理,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2、组织学习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学习困难的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经常进行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和校本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努力做到有计划、有任务、有内容、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方面的常规培训,加强年青班主任和后备班主任培训工作计划,开展“与名优班主任结对子、传帮带”活动。

4、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5、组织一次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凝聚人心,增强战斗力。

(三)加强养成教育

1、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要抓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养成教育之中,开创我校的德育特色。

2、把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设想通过各种学科的教学和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受到美的熏陶,发展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养成教育融于各种活动中,结合班会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5、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如信息角、作品展示角、荣誉角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红旗”班评比活动。

6、加强学生会对全校纪律卫生的检查评比工作。

7、

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用1~3天的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或其他适宜的场所进行参观、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国家的重要节日“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以及“元旦节”等,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组织一台较大型的文艺汇演、一场法制教育报告会、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8、继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科幻绘画竞赛和球类竞赛,举办“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读书实践征文比赛、校园演讲或辩论比赛、书画展览等系列活动。

9、继续发挥“两会”即班级管理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班级管理委员会按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在常规要求开展,家长委员会按《家长委员会章程》开展工作。

10、严肃校纪。学校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根据其所犯错误的程度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并将处分情况通知学生家长。对受处分学生已改正错误的

的,及时撤销处分。

(四)抓好阵地建设

1、增强育人意识,把课堂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

2、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校园文明佳事,树立榜样。建立一支学生、教师通讯员队伍,及时采集学生间、教师间的好人好事,加大宣传力度。

3、有计划地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和主题班会课。

(五)抓好“三个结合”教育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家访工作,提倡上门家访。

2、举办新生家长学校,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感受祖国的腾飞。

4、聘请校外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

(六)深化课题研究

注重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培养造就中小学德育专家、德育特级教师,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上《小学学校春季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最新范文»小学学校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学学校春季德育工作计划》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