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说课稿 内容页

高一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篇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说课稿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说课稿

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年级:2011级 姓名:张曦予 学号:10801201107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作用。

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是学生理解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理解生命多样性的基础。蛋白质部分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本章的第 1 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检测知识为基础。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在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为第 3 节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奠定了学法基础。

本内容包含的一些氨基酸种类和蛋白质结构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学习时,以下两个知识点确定为学习难点; 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微观、抽象的内容。本节课涉及到一些有机化学的知识,但学生化学学习一共才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接触过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和化学键,不能很好的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脱水缩合过程,给教学带来难度。

本节教材编入了联系生活的内容。如:三鹿奶粉事件、日常饮食不应该挑食、哪些食物高蛋白低脂肪、纯毛衣物如何挑选等等有关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如果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加以利用和引导对教学会很有帮助。

蛋白质的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比较多。在学习时介绍甲烷的结构式,从甲烷的分子式进行推导分析出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能力与推理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从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脱水缩合反应。

再由结构到功能循序渐进,从而逐步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首先要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要达成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知识目标为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说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括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将结合图文并茂的教材,拟采用多媒体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和让课堂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寻找关键词进行蛋白质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考虑到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对于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本节内容恰好说明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方面──许多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就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创造的奇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重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策略

(一)教法:

1、支架式教学法:

( 1 )拾脚手架:使学生明白氨基酸和蛋白质两个概念。

( 2 )进入情境:提出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和 20 种氨基酸能够形成多少种蛋白质两个问题。

( 3 )独立探索: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课本上的“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进行探索,并将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等几个概念排列顺序。同时对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的方法提出设想。

( 4 )协作学习:对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的设想及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最后达成一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并充分地理解了蛋白质的形成方式。

( 5 )效果评价:通过学生个人和小组对个人的评价。教师也可以用课内练习和课外对核酸知识的自学能力进行评价。

2 、探究教学法:

本课除了利用支架式教学法之外,还在学习氨基酸和蛋白质概念时利用了探究教学法:( 1 )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提出探索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 3 )查阅课本,小组讨论进行验证,( 4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

3 、直观教学法:

通过实验、图片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学法

篇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内容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作业设计7个方面。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表述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高于了解水平,低于应用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难度,从而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2节的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的整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本节是重难点部分。本节较全面的介绍了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为后面在第4章学习载体蛋白、第5章学习酶等知识做铺垫。同时,为必修2学习第4章《基因的表达》奠定重要基础。本节涉及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与变性等三部分知识,我计划利用2课时完成教学。

2、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①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②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③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①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 式,培养观察能力。

②分析蛋白质形成过程的图示,在获取形象、直观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①蛋白质的功能。

②氨基酸的结构。

③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 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②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说学生

1、高一学生尚未学习有机化学,缺乏对氨基酸、蛋白质等分子的 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微观、抽象的内容。为了加强学习内

容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决定引入“大头娃娃”、“三鹿奶粉”、“皮革奶”等学生了解的社会热点事件,这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蛋白质的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较多。在学习时从个例到一般引导学生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从图示到文字推动学生理解脱水缩合反应,再从社会热点到科学知识实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四、说教法

本节中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蛋白质的变性等内容抽象难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分析图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具体做法是:

1、设计问题情境,层层设疑。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适时展示动画过程,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3、将抽象复杂的过程及时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

五、说学法

“现代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会学习的人。本节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进行学习。分析归纳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自主

探究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总结反思本节学习对日常生活的启示。

六、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对于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功能,学生以往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有必要布置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学生能对这一节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使他们对进一步认识蛋白质产生兴趣。

2、导入新课。

提供素材: “大头娃娃”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皮革 奶”事件。

提问: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一系列事件?从人体生理方面出发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食物中应该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等。(学生也可能得出关于法制、道德问题)

引出本节课的标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3、学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20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找出四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然后请一位同学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再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同学演示。如果以人体来表示氨基酸,左手是氨基,右手是羧基,头是氢原子,下肢则是R基。然后要求同学们把教材上的四种氨基酸的R基标示出来。 通过课堂模拟,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4、学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有关计算,是教学一个重难点。同样利课堂模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要求四位同学分别代表4种氨基酸。准备三条有浸水的棉质手绢,要求学生相互握手的那一只手拿着手绢。当一个学生手握着另一个学生的手,手绢的水被挤出,表示脱水缩合反应。

提问:反应过程有什么产生?原来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形成了什么?

参考:水、肽键。

提问:什么是二肽呢?三肽、多肽、肽链呢?

7个同学手拉手形成一个多肽链,脱去多少水分子呢?

12个同学拉手形成一个多肽链,脱去多少水分子呢?

通过现象直观的模拟,学生非常容易掌握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有关计算。

5、学习蛋白质的功能。

再要求刚才的那四个同学上台组合多肽链。以不同位置组合,就会形成多种肽链,进而形成多种蛋白质。每一种结构的蛋白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从而得出结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因而其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6、教师总结

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多样性是形形色色生物和绚丽多彩生命活动的

篇三:《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经典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内容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作业设计和说板书,最后简单说一下教学反思。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依据,课标对本节的知识点表达为: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理解水平的要求比了解水平要高,比应用水平低,所以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难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说教材

第一,本节在教材中的作用。

必修1整体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知识是重点部分。本节较全面的介绍了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为后面学习载体蛋白、酶等知识做铺垫。物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理解细胞的结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为必修2关于基因的表达部分奠定基础。本文涉及的氨基酸及其酶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等三部分知识,我计划利用2课时来完成。 第二,教学重点、难点和三维目标。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知识目标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内容恰好说明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方面──许多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就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创造的奇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重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说学生

第一,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微观、抽象的内容。教材考虑到分子水平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教材编入了联系生活的内容。如:“大头娃娃”、“三鹿”奶粉事件有关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如果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第二,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蛋白质的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比较多。在学习时介绍甲烷的结构

式,从甲烷的分子式进行推导分析出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从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脱水缩合反应。 再由结构到功能循序渐进,从而逐步理解掌握。

第三,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四、说教法

本节课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的过程,抽象难懂,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仔细设计教学过程,加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分析图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另外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第一,设计问题情境,层层设疑。

第二,运用多媒体技术,适时展示动画过程,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第三,将抽象复杂的过程及时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

五、说学法

利用学案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及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学生正确阅读和分析图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前准备。

因为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功能,是以往没有接触过的,所以课前布臵预习是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学生能对这一节的知识有部分了解,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使他们对进一步认识蛋白质产生兴趣,但是要给出一定的题目,否则学生预习的质量不高或者不预习。我的题目是:以课本P20上给出的四种氨基酸画出氨基酸形成多肽链的图形。这一个题目比较明确的提出了这一节知识的重点。 第二,导入新课。

提供素材:2004年阜阳市出现全国有名的事件——“大头娃娃”,案件中多名儿童因食用劣质奶粉,婴儿出现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头部浮肿甚至死亡等症状。劣质奶粉除生产过程中毫无卫生可言,就是蛋白质含量极为低下;2008年又出现“三鹿”奶粉事件,也是因蛋白质含量及其低下,引起婴幼儿出现病症。 提问: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呢?从我们人体生理方面出发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参考:我们的食物中应该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等。(学生也可能得出关于法制、道德问题)

引出本节课的标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三,学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P20的思考讨论,找出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同学演示,如果我们人体来表示氨基酸,左手是氨基,右手是羧基,头是一个氢原子,下肢则是R基团。然后要求同学们把教材上的四种氨基酸上的R基团标示出来。检查一下。再请一位同学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抽出三位同学板演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加以点评。

通过课堂的模拟,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第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有关计算,是教学一个难点。同样利用学生的动作模拟过程(或使用课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提问:我们的左右手分别代表什么?

参考:一个是氨基,一个是羧基。

要求四位同学分别代表P20的四种氨基酸。准备三条有水的湿巾,要求学生

相互握手的那一只手拿着,当一个学生手握着他的手,用力将纸巾中的水挤出,表示脱水过程。

提问:反应过程有什么产生?原来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形成了什么? 参考:水、肽键。

提问:什么是二肽呢?三肽、多肽、肽链呢?

7个同学手拉手形成一个多肽链,脱去多少水分子呢?

12个同学拉手形成一个多肽链,脱去多少水分子呢?

要求同学们总结归纳出P22的旁栏思考题。

参考:n-1,n-1,n-m。

通过现象直观的模拟,学生非常容易掌握计算方法和规律。

顺便提出一个更高的思考题: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分子,脱去多少个水分子,形成多少个肽键呢?

结合学案上的练习,分析两个例题。

第五,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由学生对照教材,进行总结。

为什么蛋白质有那么多功能呢?根据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经验可知道:生物的结构决定功能。

再要求刚才的那四个同学上了组合多肽链。以不同位臵组合,就会形成很多种多肽链,进而形成很多种蛋白质。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所以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其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第六,总结。

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多样性是形形色色生物和绚丽多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由学生总结)

第七,教学评价。

由于只有一节课时间,课堂上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解析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深度,因此尽管学生课堂反应热烈,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也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但在做课后练习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传统的讲练结合还是要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此本节内容需要2课时来完成。

七、说作业设计

我印发了本节课的学案。学案既包括主干知识的网络图,也包括基础题和一般提升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八、说板书(略)

九、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知识点比较微观抽象,知识点也较难理解的情况,重视利用“形象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对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要更多与日常生活、现代相关科学相联系,了解蛋白质的应用价值,给学生提供教学拓展的空间。综合来看,要学生感到心情愉悦,思维才能活跃,这样才能接收新知识,让他们有不断深入学习的愿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部分是重点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

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⑵能力目标: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例,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⑴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⑴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二﹒说学法

通过快速阅读、组织讨论、观察对比、图文结合、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节课内容。

三﹒说教法

本堂课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1﹒通过“问题探讨”、“思考讨论”的表达交流活动,使学生获取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结构的知识。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的功能。

3﹒利用“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和flash动画演示等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四﹒说教学过程

1﹒利用问题探讨引入课题

首先展示“大头婴儿”图片及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说说为什么有些食品需要添加氨基酸,还有哪些食品中含有蛋白质,且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

问题,从而导入研究课题。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重要物质,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氨基酸结构知识,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向学生展示四种未见过的化学结构式,分组讨论哪些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问题1:判断某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2:不同氨基酸分子的区别在哪儿?

演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flash动画,认识的结构特点,并由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工程方面的杰出贡献: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并展示结晶牛胰岛素的图片。

4﹒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课文,完成“思考与讨论”。 讨论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讨论2:20种氨基酸能够形成多少种蛋白质?

学生活动: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与同学交流看法,获得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识。

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猜想蛋白质的种类? 5﹒演示《缩合反应》的flash动画并提问。

问题1:氨基酸结合之后生成的化合物是否还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是不是一个氨基酸?

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氨基酸缩合反应的关键部位。并分析二肽两端各有什么?

学生对号入座后会发现生成的化合物已经不是氨基酸,从而引出肽、二肽、多肽的内容。

总结学生讨论结果,用图解形式记录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说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

6﹒提问: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教材23页图2-7,说说蛋白质执行哪些功能呢? 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归纳总结。

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小结这堂课的内容,然后在练习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网络。从而完成本课时教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及布臵作业(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