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汇报课《20190各数认识》评课稿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教材,该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娄老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中我认为娄老师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给数娃娃排队的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2.重视学生多方位的体验。  
娄老师在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每次都这样一根一根数,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让知识在体验中理解,能力在体验中发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娄老师在学习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数的组成,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让学生在重复操作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小棒中体会,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但是,从课堂上也暴露出一些遗憾,在此与娄老师商榷。  
1.教师要重视自身的示范  
比如在练习中,“数一数有多少只蜜蜂”此类的题接连几题,孩子们为什么一直没有想到用“圈10”的方法去解决?就是因为教师在第一次引入小棒到“10根”时没有示范用皮筋把它捆起来,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可教师却忽略了。假如孩子在那时就对满“10”去数比较快,认识得比较透彻,那么后来的练习自然就能想到“圈10”去数了。  
2.教师要注意板书的重要性  
学生之所以没有想到“圈10”这个方法,也和板书的缺失有着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完“12”的组成时,在黑板上能贴出一捆小棒和两根小棒的图,并能与此对应写下: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那么后面的练习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