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五年级《莫高窟》听课随感

五年级《莫高窟》听课随感
11月25日,听了五(2)班徐春老师执教的《莫高窟》一文第二教时,教研活动时,因为同轨的缘故,王组长要我点评一下。刚刚上过,记忆犹新,于是,信口开河词不达意地唠叨几许,不到之处,请勿见怪。
《莫高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性散文,兼有说明文的特点,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向读者分别介绍了莫高窟内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藏有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文章用语清新,语言通俗,意境深远,情思深邃。这一经典历史文化艺术,远离喧嚣的现代生活气息,更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世界,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所讴歌的敦煌艺术和世界文化历史,徐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精美的课件,史实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徜徉于连绵不断的画卷之中,流连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神功,悲怆于清朝政府的屈辱无能。
一、读出了韵味
莫高窟是艺术宝库,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作者将美跃然于字里行间。徐老师利用媒体课件,展示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飞天形象,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示个性鲜明的彩塑图片,读出彩塑的特点: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
抓数字“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结合种类繁多的壁画图读出意境:宏伟瑰丽
抓中心词“明珠”读出赞叹: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
学生在琅琅诵读中,边欣赏这些充满艺术美的图片,既是一种享受,更体会到了“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品出了意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视了这一点。例如学习彩塑这一部分内容时,围绕“啧啧赞叹”,教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情感体验: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有什么感受?再如,学习壁画飞天时,徐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动作的词思考这些动作和什么有关,然后引发学生在观察图片中描述:有的手握竹笛,。有的,遨游天际。有的,。再出示四幅图,综合练说。让学生在品味、模仿、创造中丰富情感,丰富表达。学生各抒己见使文本变得多元,课堂充满生机,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张扬!
三、想象出了情味
莫高窟太美了,以至于我们似乎淡忘了那段历史。莫高窟太瑰丽了,以至于我们似乎忘却了那段悲怆。余秋雨大师言: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一千年而始终活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
徐老师用两段史料史实,追溯莫高窟光彩夺目背后的那种凝重中的伤逝。大师居住在狭小的山洞中,一手举着灯,一手挥着画笔……他们用辛劳与才智创造着人类的辉煌;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却让这一辉煌在帝国列强的洗劫中,遭受重创,就像那些才华横溢的画师不知魂归何处,莫高窟璀璨背后的辛酸与国耻,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转瞬之间就被毁于一旦,让学生义愤填膺,刻骨铭心。
四、导好了写味
高年级一定要注重教给学生谋篇布局和恰当的描写方法的训练,莫高窟一文在写法上颇有特色。徐老师注重了写作知识的迁移指导。全篇教学紧紧围绕总起句把控全局,结尾又围绕点明文章主旨的总结语段,前后呼应。在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一段后,教者引导学生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使彩塑更具鲜明特色;在段与段的连接上又指导学生感受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段落衔接转承自然。在飞天的描述中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适当运用排比等修辞来增加文章的美感。如果每节课教师都能依据教材特点对学生的写作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我想对他们的写作技巧会大有提高。
启发:
1、莫高窟至美至圣,这种美有时真的不是语言能够形容。如何让学生披文入情,将鲜活的文字,浓缩为一幅幅画面,使文字更有张力,朗读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如何使朗读真正成为课堂上最美丽动听的声音,需要我们更加努力。
2、顺势引导,巧妙点拨。在研读彩塑的特点时,第一位学生回答了“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徐老师略显迟疑。学生的回答实际上涵盖了彩塑总的特点,本段的写法也是总分的结构,教者可顺水推舟点出众彩塑的特点,使教学节奏更顺畅。

TAG标签: